这一时期
土家织锦走出了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一步,从自产自销的手工艺品成为进入市场交易的商品。促进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鸦片战争后对外贸易的发展。鸦片战后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
土家族聚居的武陵大山丰富的资源逐渐成为国内外商人争相抢购的对象,如
桐油、五倍子、
生漆、茶油、土碱、
药材等山货被嗅觉敏感的商人看中,于是在酉水流域很快兴起了一批码头镇。外地商人在收购山货时,也看中了土家人传统工艺
织锦、竹编等。洗车河由于直通酉水,酉水又连结沅水、
长江,便利的水运,使洗车河流域很快形成了隆头、猫儿滩、洗车三个小镇。水运和商业贸易的兴起,改变了当地人传统的生活方式,洗车河边的人开始向小镇聚集,过去自产自销的农副产品也走进了市场,土家人把守数千年的
织锦昂首走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