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中有着重要地位的
土家织锦被列入首批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像强心针一样引起了酉水流域
织锦艺人、地方政府、部分专家学者、相关行业、有关部门的兴奋。2005年,“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织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
土家织锦研讨会”在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龙山县里耶古镇召开。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织锦专业委员会、
南京云锦研究所、成都蜀锦研究所、海南黎锦研究所、
广西壮锦研究所等全国从事
织锦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
湘西自治州和龙山县政府领导汇集里耶,对
土家织锦的保护传承、开发利用进行了深入研讨。这次活动的直接效果是引起了龙山县委县政府对土家织棉这一珍贵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传承的更加重视,并由县政府向国家申报龙山县为“
土家织锦之乡”。2006年国家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实地考察后,授予龙山县“
土家织锦之乡”称号,使龙山这个
土家织锦的发祥地和主要传承地得以正本清源;也因此,部分
土家织锦艺人又回到了曾经相依相伴的织机旁,以五彩线经纬起新的生活梦幻来。龙山县城、洗车河流域的土家山寨以及州内如永顺猛洞河景区的灵溪镇、
王村等几个旅游景点,花垣县民族工艺美术厂毗邻龙山县城的湖北来凤县,或个体、或联营、或作坊、或公司新增了一些专事或兼作
土家织锦的人。其中,“龙山
土家织锦工艺坊”是有代表性的一家。,工艺坊’的经营者张光准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经担任龙山县
土家织锦厂的厂长,并把著名
工艺美术大师叶玉翠聘为该厂的终身顾问。后因各种原因,曾经为人民大会堂湖南厅
创作大型
土家织锦壁挂《巴陵胜景——岳阳楼》、为长沙火车站
创作巨幅
壁挂《武陵胜境——张家界》的龙山县
土家织锦厂停产了。但是,厂里由叶玉翠大师亲手带出来的一批艺徒如叶水云、叶菊秀、叶英、叶卓秀、黎承菊、张水英、刘艳等成了
土家织锦薪火相传的种子。后来叶水云继叶玉翠之后,于2006年12月被评为第五届中国
工艺美术大师。2007年6月叶水云、刘代娥两人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叶水云、叶菊秀、田大年、单海鹰、刘代娥等一道被评为全国
织锦行业
工艺美术大师;张水英、叶英、刘艳等被评为全国
织锦行业优秀传承人。国家一开始实施
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张光准先生便把叶菊秀、张水英、刘艳等组织起来办起了龙山
土家织锦工艺坊,
织造土家织锦产品,并在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里耶办了以叶玉翠大师生平事迹为主线的“
土家织锦馆”。同时,由叶菊秀、张水英执机,高质量地完成了由
湘西自治州民族工艺美术研究所策划设计的、向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献礼、堪称中国民族
织锦第一长卷的
土家织锦50米长卷《魅力
湘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