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以来,在上级的支持下,县委、县政府以及作新区划之后的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杨家埠
木版年画的抢救与发展工作,先后成立了年画研究所和年画社等专门研究、生产机构,并同杨家埠村委一起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第一,对年画资料和原版进行了抢救,共搜集画样280多种,原版200多套。第二,对传统资料进行了整理,编辑出版了《杨家埠
木版年画原版资料选》、《杨家埠
木版年画缩样》两集及盒装的“全色版”与“线版”线装本,还出版《杨家埠
木版年画》专著,《杨家埠年画精品集》、《杨家埠
木版年画全集》等,年画
创作者季乃仓及曹
和平创作的新年画《
和平幸福》、《少喝酒、多吃菜》等先后在全国美展中多次获奖,受到国内外美术界的好评。众多年画作者拿出了不少优秀之作,如杨连之的《庆祝人民共和国胜利》、《交通便利》,董率真的《人人当雷锋,个个争上游》,李述之的《丰收乐》等,不仅立意新颖,技法娴熟,深受广大农民欢迎,而且还曾赴日展出。第三,由于年画生产有专门班子抓,杨家埠村在历经“文革”动乱后,很快恢复了生产,以此为业的有近百户,年销年画
总量近1000万张。第四,开展了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自1980年以来,已有美国、
日本、
法国、瑞士、
加拿大、澳大利亚等4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学者、专家、留学人员及数以万计的外国客人到杨家埠造访,购买年画20多万张(套)。第五,组织学术交流。1980年
春节期间,杨家埠与
天津杨柳青、
苏州桃花坞,分别在
天津、潍坊、
苏州进行了联合展出,对我国清代三大年画产地事业的继承和创新进行了观摹和交流。1983年,杨家埠
木版年画随从
山东民间工艺品在
北京美术馆展出,引起了轰动,好多老专家对杨家埠年画
传世作品的保存与传承,给予了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