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中国的少数民族中,过去从事游耕的,不仅仅是
瑶族一个民族。从民族学调查中可以知道,还有云南省边远一带的苗族、拉祜族、独龙族、
哈尼族及苦聪人、克木人等等,他们过去也都从事着游耕生活。如云南省红河地区的苗族,村寨分散,直到解放前一些人还没有最后定居下来,形成长久固定的居民点。居住屏边县高山的苗族,每村人口不多,流动性较大。云南省耿马县一区的拉祜族在解放前奔走不定,生活极端穷苦,有“迁移不定的民族”之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独龙族,过去村落也不固定,居处常随耕地的变动而迁徙。根据对贡山县三个家族的调查,大约在
五十年前,还没有形成比较巩固的定居状态。在现代的世界上,也还有许多民族从事着游耕。根据国外的材料,今天
东南亚的三分之一耕地,还使用这种方法解决农业上的问题。在
菲律宾有10%的人口的粮食,是依靠游耕得到的。由此可见,游耕农业并不仅仅是
中国境内几个少数民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