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是洗车河流域
织锦最为繁荣的时期,全国许多旅游景点都销售这里生产的
织锦产品。据有关资料显示,1980年代末期,仅龙山县就有20多个乡镇,10000余名
织锦艺人从事
织锦业,全县拥有4000多台
织机,年产
织锦30多万件。仅猫儿滩镇13800人中,就有2854人从事
织锦,有
织机2614台。镇办
织锦厂有工人60人,
织机62台,1988年全镇对外销售35.5万元,本地销售4.3万元。并在深圳、
广州、桂林、
海南、哈尔滨、
北京、郑州等地设了销售窗口,产品还远销日本、
美国、
菲律宾、
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这一时期的作品好评如潮,如《信插》《张家界风光》《巴陵胜境——岳阳楼》《武陵胜境——张家界》成为现代
织锦的
经典作品。1988年6月,全国首届
土家织锦研讨会在龙山县召开,这次会上
轻工部给叶玉翠颁发了“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证书;1988年龙山
织锦厂“西兰”牌
织锦产品被
湖南省轻工系统授予“优秀出口产品铜奖”,在第11届亚运会上获“畅销产品奖”。1989年
织锦厂厂长张光准携带
土家织锦,参加
中国代表团出席
南斯拉夫举办的第56届诺维萨德国际博览会,将“双阳雀”“腾飞”
织锦香袋赠送
南斯拉夫副总理波里斯拉夫约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