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县城内
东南隅有春秋五霸之一的“
秦穆公墓”碑,字迹庄严、雄迈。城南有距今两千六百多年的
先秦古都——雍城遗址,内有秦宗庙建筑、寝宫、
宫殿建筑和“凌阴”遗址及街市遗址。在距县城10千米的南指挥乡有
先秦诸侯的
墓葬区——秦公陵园。墓区总面积21平方千米,内有18座“中字型”秦公大墓,还有中小
墓葬多处。秦公一号大墓是整个秦公陵园区43座墓中首次发现并唯一被发掘的最大
墓葬,故称秦公一号大墓。
墓主为秦景公,系
秦穆公四世孙、
秦始皇十四代
先祖。大墓
平面呈“中”字型,全长300米,有东、西墓道和墓室。墓室
四壁有三层台阶,呈倒金字塔状。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
中国发掘的最大的春秋时期
诸侯墓葬,出土文物3000余件;墓内186具殉人是
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
墓葬;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最具代表性,是
中国迄今发掘出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属
墓葬史上最早的
墓碑实物例证.秦公一号大墓的发掘,对秦国早期历史和
先秦丧葬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秦公大墓从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反映了秦国丰富多彩的社会风貌,为研究秦国历史提供了新的佐证。县境内沿横水河、雍水河和千河两岸还有新石器时代先民遗址20多处,并有春秋、
战国墓葬及隋唐殉人
墓葬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