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藤制品。宋代瑶民起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为了反抗斗争的需要,瑶民
创造了一些适合山区特点的武器和装备,这些武器和装备,都是就地取材,以皮藤为之,主要有铤、盾、
甲胄、马鞍等。“蛮聚胜方骄,未易斗力,宜须
秋冬进兵;且其地险气毒,人骁悍,善用铤、盾,北军不能确。”铤,即小矛,形似矛,铁柄,也就是铁柄小矛。盾,即藤盾。蛮“兵器有
甲胄、标牌、
弓弩”。甲,即
铠甲;冑,即
兜鍪,即
战时所穿的
衣帽。宋代瑶人的
甲胄均用
皮革制成。《容斋随笔》云:“诸蛮甲冑,皆以皮为之。徭人以熊皮为
甲胄。其土有木,叶似漆,以之涂饰,亦复坚善。徭人之剽掠,介胄者止数人,以为前行,其余悉袒裼,亦足见其易与矣。……自徭人而西南,如南丹州、邕州、左右江峒溪,至于外夷,则
甲胄盛矣。”同书又载:“蛮人马鞍,与
中国鞍不相远,但不用鞯,唯有桥镫贴腿耳。桥,朱黑相漆如犀昆纹,镫如半鞞,藏足指其中,盖徭人路险,马行
荆棘,惧伤足也。贴腿以皮包,下亦用毡以缚马脊,后锹镟木,为大线数十枚珠贯而系之,如骡驴然。鞍皆大,宜于马脊,但前桥差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