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是两种农业生产方式的矛盾:一是生计取向的农业,一是市场取向的农业。前者之经济动机主要为“减少生活风险”,后者之经济动机则是“追求最大利益”。老一辈的
村寨农民,或高山
深沟中的
村寨农民,他们的农业生产是以家庭生计安全与最小风险为主要考虑。因此,种植多种
作物最能符合此目的。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风险,使得当季的
作物可能荡然无存。然而只要有几种
作物收成好,一家的生计便能得到保障。相反地,在此“最大利益”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交通困难,多余的产物很难运出去供应市场。再者,在
村寨的经济社会结构中,所谓“富有”只不过是柴火、粮食与猪膘储积多一些而已。然而像这样的家庭,村民们也期望他们慷慨。而对别人慷慨也是一种“避免风险”的农村道德;对
亲友、
邻人慷慨,在急需时也能得到他们的帮助。因此过去在高山
深沟村寨中,除了少部分经营鸦片
生意的头人较富有之外,各个家庭在经济上是相当“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