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县(今
都江堰市)是成都平原进入岷江上游山区的入口城市。这个充满
神话的古城,也是汉文化进入岷江上游的入口。因此与
灌县有关的
神话传说,如
李冰、孽龙、
二郎神等等,也都流行在岷江上游,特别是在
汶川、
理县与
茂县南路与
东路等地较汉化的羌族之间。
灌县在老一辈羌族人的观念中或在本地传说中,是
汉人与“我族”的势力交界点。这应是由于
灌县是羌族人进入
汉区的第一个大城。无论在
今日、清代或更早,
灌县与岷江上游居民的经济生活都有密切关系。岷江上游山里的人,经常季节性赴成都平原打零工
赚钱。不仅当今羌族如此,据汉晋
中国文献记载,当时已有本地“
夷人”如此。
灌县的
都江堰,自古以来便需要大量的掏沙工人,至少在近百年来,岷江上游
村寨居民为此提供了相当的劳力。如今,
灌县仍是许多羌族心目中“找钱”最理想的地方。对于许多经济情况良好的羌族,
灌县成为他们消费享受现代化最方便的地方。他们可以在此买到各种新型电器,上高级餐厅享受美食。甚至不少羌族在此买房置产,搬来城中居住。羌族父母常希望他们的
子女离开
阿坝州,他们认为男孩到外地工作才有发展,女子嫁到州外才不会吃苦。而离
阿坝州最近的
灌县,则是这些父母心目中最理想的
子女工作、成家地点。许多州内的退休干部,也选择在
灌县置产度其余生。因此,羌族人多少都有些
亲友、熟人住在
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