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
贵州的偏远地区人们的生活有了巨大的变化,族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发生改变。缝纫机、机织布、化学染料的大量出现以及交通运输的便利使市场上可供购买的服装
款式也很丰富。人们因此选择了更加便利的生活方式,传统手工艺在被人们所遗忘。国家开始大力提倡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之后,学者们也开始重视,但是在学者实地调研之前,瞅准了商机的商人们早已经下手了,在各大少数民族聚居地,以低价格收取了祖辈遗留下来的衣物和祖孙背扇。笔者为了搜集更加全面的实地调查资料,调研地点选择偏远地区获取品类齐全的手工艺品的一手图片资料和更加全面的民间文化。关于水族的起源、
纹样的文化内涵和种类等问题,只有年老的人们知道具体内容,年轻人只会复制先前的
纹样,民族文化信息也在不断流失。现代市场经济的利益化致使族人产生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已经落伍的心理,其原因在于传统手工艺无法
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放弃传承传统手工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