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多声部民歌是羌族民间音乐的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深深植根于羌族文化之中,与羌族人民的生活、生产紧紧相连,息息相关,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羌族没有流传于今的文字,记载羌族历史的文献资料很有限,以至于研究羌族多声部民歌历史的文献资料极其匮乏。因此,羌族多声部民歌起源于何时,现无法得出确切的答案。但从多声部民歌古老的歌唱方式、古老的歌词以及原始的生产方式来看:第一,羌族人民热爱歌舞艺术,富有音乐天性的羌族人民“以歌代文”,用歌声来抒发
情感,记载历史、传播文化、教育后代,歌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第二,羌族聚居地多为髙半山区,生产方式比较原始,生产力较为低下,在此环境中,主要依靠集体劳作,长期以来的互助互爱,多声部民歌自然而然地在集体劳作之中产生,成为人们劳动中交流的重要方式;第三,羌族多声部的歌词有
歌唱者即兴
创作,而更多的是
世代相传而来,有些歌词连
歌者也不清楚其具体的含义。由此可见,羌族多声部民歌具有悠久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