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独具特色的盘绣
技艺起源于
中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这里地处
青海省东北、祁连山东南麓,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错衔接地带。土族,这个古老的民族
世代在这里繁衍生息,使这里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而土族盘绣就是土族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2006年5月20日,土族盘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公元四世纪,土族盘绣
技艺就已诞生了。花袖衫是盘绣
技艺最集中的反映,是一种用红黄蓝白黑紫绿等七种色料的布或丝绸制作成套袖,缝于长衫上。由于土族女人喜欢穿五颜六色的花袖衫,所以,人们习惯称她们为“穿彩虹
衣衫的人”,土族之乡也因此而得名“彩虹之乡”。一千多年来,土族盘绣的传承方式为口传身教,以母女传承为主,同时
姊妹、妯娌、婆媳间也有传承。对于土族妇女来说,
刺绣是她一生中必修的课程。土族女人在出嫁前,首先会在
娘家办一个个人绣展,将自己绣制的衣服、
佩饰、
鞋袜等向
娘家人一一展示,然后还要在婆家利用新婚庆典之机,向婆家人、亲戚朋友们展示自己的绣品,并向婆家亲人赠送自己亲手绣制的物件。土族女人有了自己的儿女后,又会花费十几年的时间,把
刺绣技艺悉心传授给女儿。数千年来,它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土族盘绣“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