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
花带比较原始,与同在
湘西地区的苗族
花带来比,显得更为“简单”。从两者的外观和实用性而言,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苗族
花带的花色及形式上要比土家
花带丰富,
花带的
图纹有自己民族的偏爱和诠释,
编织过程也比土家
花带“先进”,“带有现代纺织的意味,制作复杂,必须借助
花带机才能完成。"苗族的
花带机其实也谈不上是“机”,仅仅只是几根
木条做的两个似大写“X”形的
架子,中间连接起来即成,有点象民间那种可以折叠的小马夹
凳子,这种
花带机也可以方便折叠,但怎么讲也不如土家
花带将自己的双膝作为“
织机”方便。同时,由于苗族
花带在
编织时有“X”形的
架子支撑,
织造面平宽,容易
织造较宽的带面。所以,苗族
花带中有的带宽可达3至5寸,甚至有的竟在1尺左右。显然,这么宽的
花带已不能再称为“带”,而可以叫“锦”了。实际上,通常意义上的
苗锦(芭排例外)就有这种含义,是一种超宽的“苗族
花带”,亦为“经花”。所以,用
花带机的
织造可以看成是从“带”向“锦”在工艺上的一种过渡。正如苗族的
刺绣研究专家麻明进所说的:
湘西花垣吉卫一带“苗区的窄条
织锦即
花带以仡熊的‘熊縏’为贵,宽幅
锦被以仡卡的‘卡谱’为上,合称为‘熊縏卡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