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
织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成熟精湛的制作技法和巧妙的材质搭配方式,以取得更加赏心悦目的
肌理表现和视觉效果。这些
肌理表现的手法包括各种
织锦的方法、材料的合理运用和技术的娴熟,使得
苗锦具有起伏的、丰满的
表现力,显示了独特的
美感特质。另外,从
苗锦的
纹样造型
表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图”与“底”的结构秩序、空间的巧妙分割、虚实主次的处理、以及调和与对比、韵律与秩序、层次与节奏、变化与统一等形式法则的巧妙运用。如笔者在台江县考察中,见到一种五河
围腰织锦,上面织有
大龙的图案。该龙不像汉族古代出现的
飞龙那样腾云驾雾,而是紧贴大地,散发着淳朴的田野气息,这条无腿
飞龙外形以
菱形为基础,身上织满
小朵团花,以大
红色为基调,极富
美感。其眼、耳、角为正面造型,口为侧面写像,且角在耳之下,这些与现实客观视觉不一致的描绘,属心理视觉的超时空形式,在二维平面上
创造出了多维空间的感受。苗族艺人的丰富艺术
创造力由此可见一斑。再如苗族妇女的盛装,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全身的银饰,这是珍贵富有的表示;再就是
交织着姑娘们挑、编、织、绣才华的锦装绣服。
布料、
织锦、
剌绣、银饰互相映衬,相辅相成,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构成一副有声有色的美妙画面,达到了视觉上和谐、平衡而完美的艺术效果,充分展示了苗族人民的特殊审美
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