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绣分为
挑花、
绣花、
纳花、
盘花、
刺绣等。
挑花和
刺绣是羌族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是劳动人民艺术的结晶,是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刺绣,早在明清时代就已经在羌族地区极为盛行,后来逐渐被
挑花所取代。
挑花制品,由
粗布、
锦线缀成,多为黑底白纹,
色彩对比强烈,醒目而调和,质朴而敦厚,有浓烈的装饰图案美。
挑花刺绣是
羌家姑娘的拿手绝活,她们十岁左右就开始受到严格训练,常在耕种之余和农闲之时,从事纺线、织
麻布、织毡子和
挑花、
刺绣,正所谓“一学剪,二学裁,三学
挑花绣布鞋”。羌族妇女一生
挑绣的高潮是在出嫁前夕,她们一定要尽其所能绣出几件最漂亮的嫁衣、最好的
云云鞋和最好的
鞋垫,否则会被男方轻视。她们既不打样,也不划线、
绘图,仅以
五色丝线或
锦线,全凭娴熟的技巧,信手
挑绣成具有民族
风格、绚丽多彩的各种
几何图案、自然
纹样或
花卉麟毛,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究其图案种类与题材,大多是反映羌族生活或自然景物,或
植物中的
花叶、瓜景,
动物中的鹿、狮、马、羊、
飞禽、虫、鱼以及
风情人物等。所
挑绣之景物,皆秀丽精致,多含
吉祥如意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美好憧憬,如“团花似锦”、“
鱼水和谐”、“蛾蛾戏花”、“
云云花”、“
瓜瓞绵绵”、“
麒麟呈祥”、“
群狮图”、“
二龙戏珠”、“
五龙归位”、“
三羊开泰”、“乾坤欢庆”、“
鹿鹤回春”等图案,
色彩艳丽醒目,形象活现逼真,可谓
风格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