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
刚刚发生变化,17岁的韦桃花却要嫁人了。父母既然答应这门亲事,夫家就说必须提前接过去,理由是家中只有一个体弱多病的老母亲,老人说:“儿媳不过门,死不眠目。”父母没有理由拒绝,于是,韦桃花成了另外一个家庭的顶梁柱。
丈夫家的田地少,一家人的吃饭问题,仍旧需要韦桃花制作马尾绣背带拿去市场上卖,然后换回一些家庭生活用品。最头疼的问题还是,韦桃花一连生了五个男孩!生活,并没有因为生了男孩而改变,相反却变得更加窘迫。一家人要吃饭,相当一部分粮食需要从黑市里买回,五个孩子要
读书,更是一大笔开销。生活所迫,
丈夫白天外出打短工,干最苦最累的活,获取一点微薄的收入。韦桃花操持家务,手一空闲
就要拿出
针线绣制马尾绣背带,即便如此努力,这个家还是入不敷出。俗话说:“屋漏偏遭连夜雨。”婆婆先是一病不起,苦熬一段时间之后去世了。在水族山乡,父母去世特别讲究,不宰杀一头大牛,不举行一场隆重的
葬礼,就会当成不孝。没有办法,韦桃花只得和
丈夫一起,四处借钱借粮,按照水乡习俗,让婆婆入土为安。此后,找到一点钱便是还债,夫妇俩简直是焦头烂额。谁知,旧债尚未还清,
丈夫又病逝了!
丈夫原本身体不错,怎么说走就走了呢?过去,不管再苦再累,她心里都有依赖,如今,背靠的大山瞬间倒下,她几乎崩溃了。她一直以为,
丈夫是不堪重负才撒手离去的,因此,痛苦中又夹杂着些许怨气:如今,两个人的担子完全落到我一个人的身上,我又怎么办呢?你说撒手就撒手,未必我就不会撒手!可是,如果没有自己,五个正在上学的孩子怎么办?一时间,她痛苦万分,真不知如何是好。其时,正在读初中二年级的大儿子毅然辍学,决定与村里的一帮年轻人南下
广东打工。儿子尚未成年,正是
读书的时候呀!韦桃花坚决不同意。大儿子振振有词,说:“我可以边打工边自学,老师都说,自学是可以成材的呀!”韦桃花无言以对,只得勉强同意。大儿子的行为,对母亲的震动很大。韦桃花发现,是自己的情绪感染了孩子!不行,不能再这样下去,一定要振作起来,一定要加倍努力,支撑起这个家庭,让孩子拥有一个更好的
未来!于是,韦桃花强装笑脸,告诫大儿子,说文化知识很重要,你千万千万一定要说话算话,一面打工一面自学,争取学有所成。送走大儿子,韦桃花又安慰其他四个孩子,将他们一一送回学校。回忆起往昔,韦桃花的眼角闪着泪光:“以前小的时候觉得苦,可比起我那时候来不知道轻松多少,家里什么事都要我去做,家里穷得连农耕的
牲畜都没有,什么农活都靠自己肩扛背驮,忙完一天的农活回到家,全身腰酸背痛,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又要忙着喂猪、煮饭、洗衣服,等孩子们都睡了,才将就孩子们吃剩的饭菜胡乱吃些,他们剩得多就多吃几口,有时剩得少就喝点冷开水也当一顿了,然后守着油灯做马尾绣背带,有时候实在太困了,就靠着墙壁迷迷糊糊休息一下,可根本不敢睡太久,满脑子想的都是化肥又没有了,米缸里的米快没了,孩子们的衣服又破了……实在困得睁不开眼的时候,就用针扎自己的手,疼得清醒过来再接着绣,就这样一天一天地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