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总是在不断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有一年
春节,麻宝琴有个远房亲戚来她家拜年,看到家里的几间房子都陈列着麻宝琴的艺术作品,他仔细地观赏着每一件艺术品,突发奇想地对麻宝琴说:“既然你的盘绣作品这么精美,为什么不把它向县上、省里推广呢?只有更多的人了解它,喜爱它,盘绣才有生命力,才可以传承下去,不然这种精湛的
技艺以后不就后继乏人了吗?”麻宝琴心想,像现在这样的确不能引起人们的足够关注,土族盘绣最终可能会失传。于是,她用自己多年来的
积蓄去县里买了大量的
针线、
布料,腾出家里的一间房子作为盘绣加工房,召集同村志同道合者来和她一起推广土族盘绣。她们把绣出来的作品存起来,逢年过节就拿到县上去展览。起初只有三五人,感觉很吃力,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碰巧一个投资商在街上看到了她们的展览,心想如此精美的
刺绣作品如果予以推广,产业化生产后就会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于是,他找人联系麻宝琴,说他在互助县城有盘绣加工坊,并且招了很多年轻人来学习,请麻宝琴等人到他的加工坊指点,麻宝琴欣然答应了。从此,土族盘绣走上了普及推广的快车道。她的
徒弟们经过几个月的学习之后,已经有很多人能绣出漂亮的图案了。日积月累,加工坊的影响越来越大,吸引了一批年轻人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