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一:上传图片
方式二:粘贴地址
全部
图片
推荐词汇
知识图谱
工艺特点
水族马尾绣
水族刺绣艺术
特点/特色
背带的
龙凤
造型图案,既吸收了其他兄弟民族艺术的特点,又融汇了自己本民族的思想感情,在审美上求对称、均衡;采样设计上有单独的也有连续的,有传统固定的
纹样
,也有自由发挥的
纹样
。水族
刺绣
艺人大部分都不识字,但她们心中有强烈的
表现
感,怎么想的、有什么愿望和祈求,往往通过
刺绣
艺术无拘无束地用
针线
把头脑中美的意象
表现
出来。其中
世世代代
相传的传统图案,是水族民间艺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水族文化研究》潘朝霖_韦宗林
水族马尾绣
水族刺绣艺术
特点/特色
水族
刺绣
艺术,从古至今,一直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这是为什么?主要是以
刺绣
图案
纹饰
的象征寓意和装饰性的
表现
手法,通过借代、
谐音
或借用具体可感的形体、符号,把神秘、虚幻、朦胧的观念,付诸形象一一
表现
出来,给人以空灵的
美感
和遐思的享受。例如本来男女之间相爱、结合是极自然的现象,也是古今中外文艺创作中永恒的主题,但在水族
刺绣
图案中,它是很少直截了当地
表现
出来,而是采用惟妙惟肖、比较婉转的方法,如用
双鱼
、
双龙
、双燕、
双鸟
、
双蝶
甚至是双鸡(
公鸡
、母鸡)等形式
表现
出来;有时是
花卉
和生物并用,
荷花
、
梅花
、
牡丹花
寓意女性,穿莲的鱼、登梅的鸟、采蜜的蜂、戏水的鱼寓意
男性
,以此隐喻着男女之间的爱恋与结合,
表现
男女婚配的合欢之喜。这种图案在水族
剌绣
的
围腰
中比较常见。
-《中国水族文化研究》潘朝霖_韦宗林
水族马尾绣
水族刺绣艺术
特点/特色
水族的
刺绣
艺术,作为水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
风格
,如以马尾绣为基础的“歹古”(背带、打结意),也别有一番情趣,不同的是这种背带并不以流动线为主,而用对称的逼真的
写实性
手法再现鸟、
蝴蝶
等。如左右上方是对称的
双龙
,左右下方是
双凤
,那么,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
龙飞凤舞
,
龙凤呈祥
,今人赏心悦目。加上背带上绣上那成双成对的
鸳鸯
鸟,再在这些图案四周分别绣上各式各样的
花草
藤蔓
,间隙处用各种彩色
丝线
以绞针加以填绣;背带尾又绣上
石榴
、
蝙蝠
,加上
边角
的
蝴蝶
盘绕飞舞,最后加上缀在其间的铜片,给人以一种亮丽的视觉感受,真是美不胜收。
-《中国水族文化研究》潘朝霖_韦宗林
水族马尾绣
水族刺绣艺术
特点/特色
由此可见,水族
刺绣
艺术在取材上既体现源于自然、效法自然的过程,又体现本民族民间艺人对生活的感受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如三都县廷牌乡蒙之利的绣品,取材既新颖又别开生面,往往于平凡中匠心独具,取得出人意外的艺术效果。比如芋头是极为普通的的蔬菜,经过她的艺术加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神韵俱佳的艺术形象。
梅花
、
荷花
、甚至野草,经过她的手用梭、绣、结、填等各种技法,绣出来的
梅枝
粗旷苍劲,
梅花
隽秀妥贴,
荷花
清新、飘逸、艳丽、生机勃勃,给人虚中带实,实中有虚之感,令人耳目一新。
-《中国水族文化研究》潘朝霖_韦宗林
更多
收缩
基本介绍
水族马尾绣
水族刺绣艺术
概述
水族的
刺绣
艺术,主要是背带、裙饰围腰、翘尖鞋、儿童帽、
荷包
以及围
腰带
,还有水族妇女夏天穿的便衣
袖口
上两面花和袜垫等。
-《中国水族文化研究》潘朝霖_韦宗林
南京市
中国
南京市非遗名录信息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工艺列表
纹样列表
地图
色彩
识图
*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非遗术语
3,673
非遗纹样
135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