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幅多图类型的
戏曲拂尘纸中,四张单幅
图像的故事内容相互间存在联系,但彼此情节的跳跃性也很强,能够展现
戏曲文本的起承转合,
表现出强大的叙事能力。因此,清代后期晋南地区一幅多图类型的
戏曲拂尘纸从再现舞台演出场景嬗变到反映故事情节发展。出自兴昌画店的不同时期有关
白蛇传题材的
戏曲拂尘纸中画面
表现形式的变化,正是这一嬗变历程的缩影。该画店现存有关
白蛇传题材的一戏一图
戏曲拂尘纸三幅,分别是《盗仙草》(一)、《水漫金山》和《断桥》,还有一戏四图
戏曲拂尘纸《
白蛇传》一幅。《
白蛇传》包括四幅内容相对独立的
戏曲图像,分别是
西湖边许仙和
白素贞相遇的场景,
白素贞醉后显露原型吓死许仙的情形,
白素贞远赴昆仑山与护草仙童打斗的场面,断桥相遇后小青欲杀负心郎许仙的情况。与先前的一戏一图
戏曲拂尘纸相比,一戏四图
戏曲拂尘纸增加了叙述的故事情节,也拉近了
戏曲故事与百姓生活之间的距离,是从根本上进行的一次主观再
创作,是间接展现舞台演出的
图像符号。广大民众在欣赏《盗仙草》(一)、《水漫金山》、《断桥》等画面时,
戏曲图像呈现的故事内容仅仅是再现全本大戏中一折或几折,唤起观者对于部分演出场景的追忆。一戏四图
戏曲拂尘纸《
白蛇传》将《盗仙草》和《断桥》的故事情节融入其中,还增加了许仙、
白素贞西湖相遇和
白素贞误饮雄黄酒的情节描绘,连续的四幅画面能够较完整的讲述
戏曲故事内容的发展。一戏四图
戏曲拂尘纸描绘的人物形象并不是程式化的亮相式
表现,渐渐偏离对舞台演出实况的描摹,是为故事情节发展需要而设定的,更多强调故事性讲述。一戏四图
戏曲拂尘纸是对
戏曲故事内容的再现,反映出
戏曲图像从清代前期再现舞台演出到清代后期反映故事情节的嬗变。清代晋南
戏曲年画在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氛围中不断推陈出新,丰富其娱乐生活,积淀成宝贵的民间艺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