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纪首先在
欧洲兴起的
近代实验科学主要是以机械力学为中心的物理学和从炼金术中脱胎而出的化学。实验科学的根本特点是用科学实验的方式排除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孤立并再现自然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借以探索那决定自然过程的因果关系和自然规律,发现它们之间的准确的数量关系,并力图用
数学方程式予以表述。就像刻卜勒发现天体运动的力学规律一样,新兴实验科学也要求发现普通自然物进行物理运动和化学变化时的力学规律。在实验科学的发展过程中,
科学家们因此而逐渐培养起一种思想方式和说明方式、自然观),要求用
数学和机械力学的规律对整个自然界作统一的说明,把物质的一切性质还原为可以用
数学和力学规律去把握的物质粒子的机械结构和数量组合。这就是盛行于十七——十八世纪的机械论自然观。这种自然观具有深刻的无神论意义,因为它在从神圣的天体到普通的自然物的整个自然界中排除了上帝安排一切的
天命神学和神秘主义的隐秘性质说。
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和机械自然观的主要代表人物,在物理学中是伽里略和笛卡尔,在化学中是波义耳。伽里略和笛卡尔强烈反对神秘主义的隐秘性质说。伽里略认为,为了说明一种自然现象而假定某种相应的隐秘的质作为根据,绝对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这些隐秘的质究竟是什么东西,更待说明。笛卡尔指出:“我们不应当在解释这些事物时,杜撰一些莫名其妙的新奇事物,如元质、实体的形式以及许多人所爱假设的好些性质。因为这些性质和我们所实在知觉的事物并无关系,而且它们本身比它们所要解释的那些事物还要难懂。”伽里略和笛卡尔都认为自然物体本身所固有的“质”,只有两种:一是对空间的占有(广延性),一是进行运动。一切物体都是物质微粒(原子或分子)组成的,由于物质微粒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广延性),它们组成物体时又有不同的数量和空间排列,又有快慢不等的运动,于是就产生出自然物的各种不同的性质,构成千变万化的世界。他们用这种机械论的自然观去说明各种物理现象,把物理学变成一门真正的实验科学。波义耳把这种自然观应用于化学研究之中,把元素的一切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也归结为物质分子的机械组合和空间排列,奠定了
近代化学的基础。伟大的牛顿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自然观,用以说明声光电磁等各种现象,在各种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同时,他又研究自然物体运动的规律和自然物体之间互相作用的规律,发现了三条普遍性的规律,这就使得整个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被纳入牛顿力学的范围。自然界的一切运动,一切变化都服从于自然规律的支配,都有其
数学的必然性,都因此而得到合乎规律、合于理性的说明。不仅在天体运动范围内,而且在一切普通自然物的范围之内,都没有任何超自然的力量,上帝和神灵对于自然物的主宰作用基本上被
近代实验科学
清洗出去了。
近代实验科学具有鲜明而深刻的无神论意义,它直接导致
哲学和
宗教观上的无神论。这就是:十七世纪以霍布斯为代表的机械唯物主义无神论,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遍及整个
欧洲的自然神论,一直发展为十八世纪法国的
战斗无神论和十九世纪德国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无神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