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术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区和各历史阶段的
宗教现象。它的通常形式是通过一定的仪式表演来利用和操纵某种超人的神秘力量影响人类生活或自然界的事件,以满足一定的目的。
巫术的仪式表演常常采取象征性的歌舞形式,并使用某种据认为赋有
巫术魔力的实物和咒语。从我国古籍的记载看,巫者是从事通鬼接神活动的
宗教职业者。《
国语•楚语下》观射父说: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注曰:“觋,见鬼者也,
周礼男亦曰巫。”又说:“家为巫史”。其注曰:“巫主接神,史次位序”。巫者通鬼降神的方式是使用歌舞表演仪式。《书•伊训》说:“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疏曰:“巫以歌舞事鬼,故歌舞为巫觋之风俗也。”大体上可以断定,巫者的
舞蹈是一种降神仪式,而歌的内容可能就是通鬼接神的“咒语”。这种“降神仪式”和“咒语”构成
巫术的主要内容。
巫术行为总是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服务的,其内容非常广泛。大凡一切非人力可以预期必成的目的和事务,人们就使用
巫术通鬼接神。
占卜吉凶、预言祸福、祈雨求福、赶鬼治病,左道邪术,无奇不有,甚至医术都包含在广义的
巫术范围之内。在古代
典籍中,“巫”与“术”,“巫者”与“术士”,其实没有多大的差别。《
后汉书•伏谌传》注“艺术”一词道:“艺谓书、数、射、御;术谓医、方、卜、筮。”医、方、卜、筮在古代都是
巫术活动。《
论语•子路》说:“
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在这里,巫医并称,反映了在古代社会中
巫术与医术的联系。那时,人患病被认为是鬼邪作崇,故医病之术多采用驱邪赶鬼的
巫术活动。现在,尽管医术早已从
巫术中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科学,但使用
巫术以治病的迷信活动仍在城乡一定范围内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