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丘式主要分布在剑河县高丘、柳富、新柳、展牙、南寨、观摩、反皓等乡镆。该式
耳饰、手饰与柳川式相同或相似,头饰、颈饰、腰饰、裙及腿饰等与之有差异。
女孩五六岁开始蓄发,至十六七岁即开始用酸汤洗发养发,
清洗待干后用
头巾包好,只有在参加节庆或走亲访友时才绾髻于脑后,并围上银箍,插银凤银花。上装为自织自染之
黑色亮布或藏青布
缝制,有领,领缝缀在两
衣襟脚上织有条形
方格、挑有各种图案,右襟压左襟,不钉扣,以
围腰束紧,袖筒大,衣中长,袖腰及
襟边用织带装饰,
衣背有一长
方块刺绣几何图案,锑绣为该式工艺特色。图案下端为一片包裹的丝须,穿着时交襟,右襟压在左襟外。下装为素色中长
百褶裙,裙浆染直硬。穿着时系前后锑绣
围腰,前
围腰为丝绣锑绣
构图,后
围腰仅为锑绣。
围腰与后
围腰,各用三幅家织布拼合而成,中幅
挑花刺绣,状如七道连续的马鞍,并将特制的锡皮剪成线条形,嵌于各种图案之中。有的图案如石板路,路旁绣
栏杆,其上绣山,下绣水纹。粗看大体相似,细看互不相同。裹脚布(带)分夹、棉两种。棉
裹腿供老年、妇女
冬季用,夹
裹腿供其他季节用。用
彩带捆束。高丘式服饰的鞋,新
中国成立前,男女穿有鼻平板
草鞋,新
中国成立后,都穿市场流通的各种
鞋袜。穿盛装时一般颈部戴三只大小不同的三围平
波纹扁
项圈与胸前的“8”字形
项链配合,腰形胸挂,以巾绑腿,
彩带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