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
百褶裙由裙腰、
裙身、
裙边组成。
裙身的
布料由
深色的绸缎或
棉布做成,用料很多,用料的多少与面料与人的大小胖瘦有关,一般绸缎薄、质轻,大人要4丈多布,
棉布是土布,通常纱粗质硬要3丈多,根据胖瘦来确定具体尺寸。比如用绸缎来做的话,儿童也是根据年龄从小到大,从会走的小女孩开始,最小的6尺,3-4岁要8尺,6-10岁要两丈,18岁成年后就和大人的尺寸差不多了。绸缎准备好之后,因为
裙子要竖的
纹理,所以按大人的长度,将绸缎裁成8寸长的布段,25张左右,再把都是竖
纹理的布拼接在一起,
裙身的
布料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然后缝上事先织好绣好的
裙边,
裙边宽度有15-20厘米,其中以
裙边部分最为美观而重要。裙脚从下至上由4道横向不同的
纹样组成,第一道为“小人花”,第二道为“雀翅花”,第三道和第四道为“龙花”。第一二道为刺绣
纹样,第三四道为编织
纹样。中老年的
裙边是用彩色
丝线织成15-20厘米的彩色条纹布,再到上面绣上一些
几何纹样或者
植物花卉来点缀;年轻人的
裙边是15-20厘米的用彩色
丝线绣有人形花、圆点花、浮萍花和鸟翅花纹的绣布。
裙边的长度和
裙身的一样长。
裙身和
裙边拼接成一整块。
百褶裙,顾名思义,特点肯定主要是有很多
褶子。
裙子的
褶子做法,就是一整
裙子打出很多七八根宽度的
褶子来。先是把
裙边褶七八根宽度的
褶子,打这个
褶子是用手折叠挤紧出固定宽度,用大针粗线窜起折子,用来固定扎紧的,然后,倒挂在横架起的
杆子上,便于接下来
裙身的打折子的操作,至少50排,待全部打折固定工作做完之后,晴天时,就用山上挖来的撅口药,洗干净后煮熟,再用锤子捶粹,加点水
搅拌成
浆糊或米汤状,再用纱布过滤,把
裙子拿出来,一边晒一边刷
上浆,晒干后再用捶子捶
裙子,要捶用力均匀,把布捶软之后,把用来固定的线拆掉,用这种传统的固定折子的方法,固定效果很好,这样固定的
百褶裙的
褶子持久不会散开,而且下坠感很好。再缝上裙腰,裙腰是5寸宽,2尺4到2尺7长,再加漂亮的织好的
裙带,这样一条
百褶裙就做好了。在黔东南的凯里、黄平、台江、施秉、镇远等县市的苗族都是穿的这种
百褶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