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本来就是瑶汉杂居,瑶汉相处和睦。但宋封建王朝,为了封闭瑶区,阻止瑶民的反抗斗争,采取了种种措施,一是禁瑶汉交往,尤其是禁
汉人有文化的教学人员和有
技艺的工匠与瑶人交往,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平梅山后“自是禁不得与汉民交通,其地不得耕牧”。元祐
五年(1090年)
五月,“枢密院言:‘令举人及曾教学人,并
阴阳卜筮、州县停闲人、会造兵器工匠,并不得入溪峒,与归明蛮人相见”。二是划定瑶汉地域,不许瑶人进入省地。隆兴初(1163年),右正言尹穑言:“……省地与徭人相连,旧有界至者,宜诏
湖南帅臣遣吏亲诣其处,明立封堠。……从之”。封,聚土也。堠,记里程的土堆。五里只堠十里双堠。“明立封堠”就是以土堆明确划分瑶汉疆界。瑶民珍藏的《评皇券牒》亦载:“州县军民人等处,与徭不同,各有
山水分界”。分界明确后,互不得侵占。《评皇券牒》云:“王瑶子孙,所居山林,各以刀耕火种山原荒地,以下三锹之地,系百姓输纳之田,以上三锹之地,不许百姓侵夺。如有强占者,请官依牒执行”。而封建统治者对瑶民侵占汉民土地则采取更为严厉的惩治措施。宋
高宗就声称:瑶人“不侵当地则已,或有所侵,奈何不举,俾知所谓哉?”这是典型的民族歧视政策。三是
堵塞道路。嘉定七年(1214年),
臣僚上言:“辰、沅、靖三州之地,多接溪峒,其居内地者谓省民,熟户、山徭、峒丁乃居外为捍蔽”。“其地绵亘郡邑,非一州得专约束。故游民恶少之弃本者,
商旅之避
征税者,盗贼之亡命者,往往由之以人,萃为渊薮,交相鼓扇,深为边患”。
淳熙十年(1183年)四月,“命
湖南、
广西堙塞溪峒径路”。堙,通“垔”,“陛”,意即
堵塞,“堙塞溪峒径路”就是用土堆
堵塞道路。这样既割断了瑶内部的亲密往来,又将瑶汉
隔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