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王焯在《满族研究》上撰文指出:民间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
遗产是一个需要在特定文化空间中生存的具有地域性的、特殊的、活态的文化因子。而合理的规模化的保护和开发则必须经历
市场化,需要政府、传承人、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个层面的协调配合,更需要三大产业的共同协作。因此,在保护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原生与
创造、整体与个别、政府与民间、长远利益与
近期利益的关系是保护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国内外许多成功运作的案例值得我们借鉴。有关资料显示,仅1996—1997年,
英国国民信托和英格兰
遗产这两个社会团体就已经利用自己手中的历史建筑与遗址,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
参观者各1000万人次,利用自己手中的博物馆及画廊接待世界各地游客各1亿人次。
西安曲江新区充分发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的辐射带动和产业集聚作用,为了鼓励文化企业入区发展,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财政扶持、税收扶持、金融服务扶持、房租
补贴扶持等。因此,在民间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保护进程中,可以努力降低文化资源保护准入门槛,放宽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让所有层次的利益相关者都参与到保护和利用工作中,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为实现文化资源的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包括政府领导、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传承人都应当参与到发展规划的制定中来,对开发过程中所有可能影响或改变这些
遗产文化价值的问题进行评估、预测、监管和支持。黑龙江克东满族民间
刺绣的保护和发展,虽然已经得到国家、省政府和齐齐哈尔市、克东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要继续加大各级政府的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