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
冬季长,有“猫冬”的习惯,长长的冬日正是
穿针引线之时。时间的充裕,使得满族
枕顶绣得十分细腻,
刺绣针法多样,题材内容丰富,
吉祥符号、历史故事、
神话人物、
戏剧场景、
祥禽瑞兽、
花木果蔬、
山川景色、
诗词吉语等题材无所不有,多为清朝、
民国时期广为流行的
吉祥纹样,满族将满汉文化继承、融合的传统
吉祥文化充分
表现在
枕顶绣上。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
枕顶绣中不乏带有满族文化的内容,如喜欢绣富有英雄气概的“
海东青”,它是鹰的一种,是满族驯养的
猎鹰,
狩猎最重要的帮手。它也是满族
祖先肃慎族系的
图腾,肃慎语“雄库鲁”,意为世界上飞得最高和最快的鸟,有“万鹰之神”的含义,代表勇敢、智慧、坚忍、强大、永不放弃的精神,是满族最喜爱的雄鹰。它的高傲、威猛代表了满族的民族气质。又如喜欢绣
柳树、
高粱、
花草、蚕蛹等当地特有的动植物,这与信奉
萨满教有关,认为天下万物皆有灵,有生命的东西都是美好的。再如所绣的
禽鸟大多都是
黑色的脑袋,身形如同
乌鸦,满族称为神鹊、神鸦。为何要绣
乌鸦,这来自“
乌鸦救罕王”的传说。始祖布库里雍顺幼年时遭遇部落哗变,家族中只有他逃脱了,眼看将被追上,他已无力再跑,情急之下便趴在一棵枯树之下, 就在这时从远处飞来一大群
乌鸦,追寻的人赶到时只看到一片黑压压的
乌鸦鸣叫,没有发现人的踪影。布库里雍顺逃过了生死劫,爱新觉罗氏的
子孙后代才得以繁衍。为了纪念
乌鸦救命之恩,爱新觉罗
后世子孙在屋前树立索伦杆,杆上斗中放粮食,以饲“神鸦”。故宫也曾树立索伦杆
祭祀,这也是至今故宫内
乌鸦成群,肥硕可爱,无人伤及的缘故。满族
刺绣针法中喜用
戳纱绣,其期称“
纳锦”“
纳纱”,盛行于清嘉庆年间。
戳纱要在
方格纱的面料上数纱绣
平针,
绣线需平行于经线或纬线,线迹的长短有“串二”“串三”等变化。由于
戳纱绣与面料的
经纬编织结构极吻合,因此绣品与织锦相仿,“
纳锦”之名盖源于此。
戳纱绣色调明确、饱满,图案性强,富有装饰性。在东北满族地区被大量应用在
枕顶绣上,形成独特的
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