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水猎鹅的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鹘”。“鹘”中有一类被称作“万鹰之神”,即
海东青。
海东青全称“
海东青鹘”,是辽金元时期最受尊崇的一种
猎鹰。据
动物学家考证,
海东青属鹰科,学名“矛隼”,也有称“白隼”的。它产于辽之东北境外五国部及
东海上,故称“
海东青”,亦称“海青”。《
契丹国志》载:“
女真东北与五国邻,五国之东邻
大海,出名鹰。自海东来,谓之
海东青,小而俊健,能捕鹅、鹜,爪白者尤以为异。”《析津志辑佚•物产•翎之品》也载:“
海东青,辽
东海外隔海而至,尝以八月十五渡海而来者众。古人云:疾如鹞子过新罗是也。努儿干地面,是其渡海之第一程也。至则人收之,已不能飞动也。盖其来饥渴困乏,羽翮不胜其任也;自此然后始及东国。”据此所称,
海东青在海上迁徙,要飞七八日才可能抵达奴儿干,许多
海东青因饥渴眼花、体力不支,中途溺死在海里,抵达的都是凶悍强健的。这些强健的
海东青“故其于羽猎之时,独能破驾鹅之长阵,绝雁鹜之孤褰,奔众马之木鱼,流九霄之毛血”。
海东青在
金代的社会生活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关
金代历史的记载中,处处都能发现它的存在,如《金史•舆服制》中写道,“其从春水之服则多
鹘捕鹅,杂
花卉之饰”。“
鹘捕鹅”是春水图案的
典型代表,目前发现玉雕中
表现此类题材较多,而
织物中明显
表现鹘捕鹅题材的相对少见,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绿地
海东青捕雁
纹妆金绢是
典型例子:
纹样二二错排,
滴珠窠的
骨架内是一只展翅高飞的
天鹅,以
莲花表现水面;其上为鹘,其势向下飞行,呈擒鹅状,以
云气纹显其高。正所谓“其物善擒
天鹅,飞放时,旋风
羊角而上,直入云际”。如果不了解
金代的捺钵制度,我们恐怕很难理解像
海东青这样的
猎鹰为什么会在
女真人的心中占据这么重要的位置。在
女真人看来,
海东青不仅仅是协助他们
狩猎的
禽鸟,更是他们的
图腾。所以春水图案中的
海东青总是以矫健的姿态出现,而
天鹅也总有翩然的妩媚,教人感觉春水
纹样是用丝丝缕缕
织绣出水的
明丽和此中蕴含的欣欣
生意,其主旨其实在于发现生命的力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