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二年(1042年)“邵州蛮叛”。三年(1043年)“桂阳蛮瑶内寇,诏发兵捕之。初,有吉州巫黄捉鬼与其兄弟数人习蛮法,往来常宁溪峒,诱蛮众盗贩盐,杀官军。既招出杀之,又徙山下民他处。至是,其党
复合,出桂阳、蓝山华阴峒,害巡检李延柞、
潭州都监张克明。事闻,擢杨畋提点刑狱,攻讨不克;遂诏
湖南转运使郭辅之等招抚之,始于
湖南置安抚司。蛮所至掠杀,被害者众。诏被害者并入山捕巢,至或误杀良民,帝命饬之,口给绢五匹,仍抚其家。时蛮势方炽,又遣侍御史王丝、度支副使徐的经制,降敕书委知
潭州刘沆招谕,能自归者第录以官”。此次瑶民起义历时一年之久,才被知
潭州刘沆“招谕方息”。
庆历“
五年(1045年)二月,余党(黄捉鬼余党)唐和等复内寇。……于是沆(刘沆)檄杨畋等八路入讨,覆荡桃油坪、能家源等,皆其巢穴,捕斩首级甚众。……然唐和等犹未平。……是冬,便复入寇。与安抚使胡元及右侍禁郭正、赵鼎、殿侍王孝先战于华阴洞口,元等死之,刘沆,杨畋皆坐黜,以刘夔代沆为安抚使。……是时
湖南骚动,兵不得息”。“未几,刘夔败唐和于银江源。”但
起义军仍固守在华阴峒,后启用颇知溪峒事的衡阳祭酒黄士元,黄率敢死队二千,引路土丁二百,剿捕唐和,封建王朝亦“大发兵讨之。其众果惧,遁入郴州黄莽山,转寇英、
韶州,依山自保”。“
七年(1047年),唐和遣其子执要领诣官,自言愿贷粮米,居所保峒中。诏
湖南钤辖杨畋,与广南转运共告谕之,使以兵城上官,质其亲属,补和及盘知谅、房承泰、承映、文运等五人为峒主……至冬,其众悉降。”黄捉鬼、唐和领导的瑶民起义,转战湘南和粤北达四年之久,给宋王朝以沉重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