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徭是南北朝
梁时出现的民族称谓。梁大同
九年(543年),“张缵改为使持节,都督湘、桂、东宁三州诸军事、湘州刺史,至州,停遣十郡慰劳,解放老疾吏役,及关市戍逻先所防人,一皆省并。州界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而居,历政不宾服。”关于莫徭的含义与族属,史学界对此仍有不同的见解。有的认为莫徭就是苗,因为苗就是“莫徭”的合音;有的认为莫徭就是苗瑶群体;有的认为莫徭是既包含了苗瑶,又包含了土家、畲等民族在内的多内涵的群体。其实莫徭就是瑶,《隋书·
地理志下》云:“
长沙郡又杂有夷蜒,名曰‘莫徭’。自云其先祖有功,常免徭役,故名。”莫徭之得名与瑶的得名完全一样。“
潭州,春秋时为黔中郡,秦并天下,为
长沙郡,晋置湘州”,境内“有夷人,名瑶。自言先祖有功,免徭役也。”“自言先祖有功”此应是指盘瓠斩杀番王卫国有功,与
瑶族人民珍藏的《评皇券牒》所载盘瓠故事相吻合。史载莫徭主要居住在武陵以东的
长沙郡及以南地区,而苗圭要是居住在武陵地区以西,与苗族在
湘西聚居地相隔甚远,她不可能是苗族。苗瑶同源于
长沙、武陵蛮也是不可争议的史实。只是到了南北朝时,他们已独自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实体了。再从
读音上看,莫徭的称谓更接近于今
瑶族的自称“尤棉”。有专家认为莫徭是瑶语“我们尤人”的
音译,“我们”瑶语念作,它与“莫”都是双唇音,一为浊音,一为鼻音。而“徭”,瑶语“尤”。所以,莫徭应是瑶最早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