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瑶族语言研究的专著主要有:巢宗祺、余伟文的《连南八排瑶语》(1989)、毛宗武、李云兵《巴哼语》(1997)、蒙朝吉《
瑶族布努语方言研究》(2001),毛宗武、李云兵《炯奈语》(2002),毛宗武《
瑶族勉语方言研究》(2004),舒化龙《现代瑶语研究》(1992)等。论文主要有:余伟文、巢宗祺的《油岭瑶话概述》(1984),李增贵的《中外瑶语音比较》(1983)、《中外瑶语的前切成分》(1985)、《
泰国瑶语音系》(1985)、《〈瑶文方案〉(草案)中几个问题的探讨》(1985)、《试论瑶文的词儿连写问题》(1987),盘承乾的《论瑶语方言》、《瑶语语音初步比较》(1992),邓方贵的《瑶语标敏话的形名词和形动词》,卢治常的《
瑶族勉话标敏方言的构词变调与构形变调》(1985),盘承乾、邓方贵的《瑶语构词中的几个特点》(1985),蒙朝吉的《
瑶族布努语1至4调的形成和发展》(1983),《
瑶族布努话连续变调问题初探》(1985),周祖瑶的《
瑶族布努话的量词》(1984),《
瑶族勉语的复辅音pl、kl》(1986),舒化龙、肖淑琴的《盘瑶语构词法》、《瑶语数词初探》(1984)、《论瑶文的创新与推行》(1992),唐永亮的《
瑶族勉语六冲标漫话语音特点和声调实验研究》(1994),〔
越南〕赵有理的《
瑶族使用汉字及改造、创制的文字》(1993),〔
美国〕赫伯特•C•珀纳尔的《“优勉”瑶民间歌谣的韵律结构》,
盘金祥的《
泰国瑶族语言文字简介》(1994)、《
云南瑶族勉话发展变化的特点》(1996)、《广南那烘村
瑶族门话的语音系统》(1996),黄权贵的《
瑶族的书面语及其文字初探》(1996),〔
日本〕竹村卓二的《瑶语中汉字古音的遗留和声母的对应》,〔
泰国〕提拉攀•罗通堪的《瑶(勉)语对于
色彩的称呼》(1993),徐仁瑶的《茶山瑶语与侗语的比较研究》(1992),刘保元的《论
瑶族拉珈语的系属》(1988)、《略论拉珈语与侗语的关系——兼与“茶山瑶是操侗语的”论者商榷》,陈其光的《炯奈话在苗瑶语族中的特殊地位》(1986),张济民、徐志淼的《
贵州瑶族的语言》(1983),李玉伟《
贵州瑶麓瑶语音位系统》,龙耀明的《那溪瑶语与侗语的关系》,徐志淼的《荔波
瑶族语调查报告》(1984),王均的《广西龙胜红瑶的优念话》,郑宗泽的《勉语的全浊声母与阴调》,毛振林的《平地瑶话见、溪、群三母的分化》(1988),《平地瑶话全清塞音声母的演变》(硕士论文,油印,1988),曹翠云的《汉、苗、
瑶族第三人称代词的来源》(1988),赵春金的《论瑶文对繁荣
瑶族文化的作用》,赵建伟的《
中国瑶语研究述评》(195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