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
侗族男子都着裙装,
上衣无领
右衽,袖窄衣短,筒式长裙,用长带扎于腰部,
头围长巾。目前只在一些偏僻山区,如
广西三江的独峒高亚、林溪枫木、八江马胖一带,
侗族老人的服饰还保留一些遗迹。男子的服饰是少数民族服饰中最容易变迁的部分。现代大部分
侗族地区男子便装已汉化,只有在盛大节庆时,还穿着特制的服饰,其中以“百鸟衣”和“银朝衣”最具特色。百鸟衣是
广西三江、
湖南通道等地男子举行“芦笙踩堂”或“月也”活动时穿的衣服,百鸟衣在侗款中称为“百甲”,由于这种衣服以多种
羽毛制成,所以又叫“羽翎制衣”,据说是对
祖先以猎获的各种
鸟羽制衣御寒的纪念,后人因袭沿制,称为百鸟衣。百鸟衣的
款式,具有东汉时一般男子所穿直裙
襜褕的特征,
衣襟、肩围、臂端、
袖口、前胸、后背部的
补子,甚至前后整个下半幅都以
侗锦镶补装饰,且在衣服
下摆处钉有一圈
绣花小
绶带,
绶带有十二至十五条不等,绕身一周,每条
绶带下端吊三簇
串珠羽毛,形成三层三圈白花珠帘裙,
串珠辉映,
羽绒飞舞,轻盈活泼而又华丽多姿。银朝衣是贵州黎平县银朝地区
侗族男子跳芦笙时所穿的古老盛装,
上衣短袖右衽,下配
叶片式短帘裙,通身
彩绣,以贴花绣、
平绣、锁绣方法绣饰
太阳纹、
云气纹、混沌花纹、
龙蛇纹、
花草纹,其独特的
款式,体现了原始社会时期
侗族先民以
皮毛、
树叶和草秸串结成衣的遗风(图2-4、图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