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
挑花在
构图上一般都遵循传统的格律体、平视体布局。如一幅完整的彩挑
方巾均由
团花、
边花、
角花、填花组成。
挑制时首先从坯布的正中下针,向四面八方扩展。
构图上非常严谨,讲求饱满热闹。
团花作为
主花,是
挑花图案组合中最完整的部分。外形常为
圆形、
椭圆形、正
方形或多角几何形,
格式多采用旋转式、向心式、放射式、对角式结构,形成方中见圆、圆中套方、变化多样的格局,力求生动、活泼、丰满。四周以
散点式填充,配以
角花或
带状连续的人物
边花。如果是
挑制大幅的床单、门帘,中心的
团花多则三五个,空白处也按方位穿插点缀一些散点的小
盆花、几何形图案,用“瓜子米”或“狗牙齿”
锁边,构成一幅繁复热闹、互相呼应的巨幅佳作。也有的打破常规的
挑花格局,如“抬花轿”门帘,采用平视的层层叠叠的模排,把农村接新娘的抬礼盒、吹喇叭、抬花轿等热闹的场面都挑出,是一幅精彩的风情画。在
针法上以
十字挑花(又称“
架花”)为主,按照土布的经纬线数线
挑绣,如横直各数两根纱,下针拉一对角线,每两针架一个斜
十字;另外一种
绣法叫“
撇花”,这种
挑花与提花布的
编织方法几乎完全相同,利用底面针脚,能显示出和正面完全相同的花纹,正面是阳文(白地黑花),底面是阴文(黑地白花),两面都很好看。值得称道的是,制作者们在
挑制时并不完全墨守成规,作品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几乎没有一件作品内容
纹饰完全相同,以孔垅张塘村
挑花能手吴素贞的话说就是“穿枝走针,热闹为先”,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淳朴的黄梅妇女从拘泥于前人古法,在作品中加入个人的智慧与
创造,以把自己理解的“美”
表现出来为宗旨。这就形成了黄梅
挑花千变万化,严谨又不失活泼的骨法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