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所见到的两百余种
斜纹彩色
土家织锦传统图案中,有一种奇特的现象:完全没有用
白色或
浅色来作底的
纹样,也没有在
图纹中成块的
白色出现。既使有一类叫“大白梅”、“小白梅”的
植物类
图纹,也同样直接看不到是白花。按理说,白
梅花应该以
白色为主,但
织锦中的
花头并不采用纯白的色块,而是以浅蓝、淡黄之类的
浅色代替,或以粗犷深重的
靛蓝作
花蕊,使
花瓣的
白色边线退居到次要的地位。即使是早期的“数纱花”平纹素色
织锦也少用
白色来作底,多有红、蓝、黑等深
底色。土家语称
白色为“阿丝”,
白色在酉水流域土家人的习惯中有“不
吉祥”的寓意,在日常生活中也多“忌白”,老人寿寝称为“白喜”,特别是白
头巾等更是不轻易戴的事,一般只用于丧祭。
中国传统的
民俗中,
白色是用于凶礼。《
礼记.檀弓下》说:“丧礼,哀戚之至也……奠以素器,以生者有哀素之心也。”注“哀素,言哀痛无饰也,凡物无饰曰素。"同时,此习俗又与取悦鬼神有关。俗称人死为“上西天”,按“五方正色”观西方属金,
白色。而西方之神也为
白色,盘踞西方的
神兽白虎,是专门掌管灾祸和死亡的凶神。所以,
白色与灾祸及死亡同义,故不可乱用。但同属“五溪”地域的
侗族织锦则常以
白色为底,织成白与蓝、白与红棕搭配的素锦;黔东南苗族在
织锦中也可随意选用
白色。而与西水流域
土家族相邻,甚至杂居的
湘西花垣、保靖、古丈、吉首一带的苗族,虽然也有某些忌白的习俗,但老人在生活里扎白
头巾则是代表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只有那些辈分极高的老人才有资格,民间
夏季的苗服也大多数都呈
白色。特别在没有
土家织锦的清江流域或澧水流域,那里的
土家族同胞对
白色的态度则切然不同,认为
白色有“纯洁”、“高尚”之意,包白
头巾、穿白衣成为一种能干的时尚。
湘西北的人素有与“巴蜀同俗”之称,讲
汉语都属“西南官话”,很多习惯也有相似之处,但
四川、
重庆人不
忌讳包白
头巾和穿白衣却与
湘西北的土家人完全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