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马尾绣总是与水族历史有紧密关联。
唐宋时期设置安抚水族先民的抚水州,族称以水代睢。因为
睢县与水族的渊源关系,2017年我第三次被邀请到
睢县学习调查。在
睢县,我偶尔翻到2015年11月22日黔南日报,2版整版刊载:《大美黔南与厚重商丘历史渊源之——马尾绣、
襄邑织锦与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令我大吃一惊,由此更关注马尾绣的历史文化。国家民委修订版《
中国少数民族》载:“水族自称‘睢’,因发祥于中原睢水流域而得名。”“水族社会保留着殷商文化圈和百越族群的浓郁文化遗存。水书是夏商文化的孑遗,属水族的精神支柱。”沧海桑田,
睢县古
襄邑的桑蚕
缫丝锦绣的辉煌历史,已风光不再,
远古“濯锦池畔成群结队,用纤纤素手
缫丝制衣的
襄邑织女们靓丽的倩影早已踪迹难觅了。就好比
远古时期商丘睢水流域的先商文化遗迹一样,被深深地垔埋在十数米深的
黄河淤泥下,叠压在厚重的历史积淀中,很难再现往日的辉煌了。要领略
锦绣襄邑昔日的辉煌,只有通过水族同胞精美的马尾绣制品了”。这更激发我们对于马尾绣的抢救、保护、研究及开发的时代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