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
图像中
织物纹样的
色彩,与实物的真实
色彩有一定差别,前者以
矿物颜料为主,
植物颜料为辅,甚至加入
动物颜料;后者则以
植物颜料为主,
矿物颜料为辅,有时需要
媒染剂的介入。此外,
图像载体不同,在使用的颜料上也略有不同。其中卷轴画(包括水陆画)的颜料主要有
朱砂、
石青、
石绿、
石黄、蛤白、墨等,并配合使用
植物颜料如藤黄、
胭脂、槐蓝等。宋代《营造法式》第十四卷“彩画作”,对建筑上的
彩绘用颜料及用法有详细记载,
壁画上的颜料应与之相仿。根据专家们对
山西寺观
壁画的研究,其所用颜料有十几种之多,即白垩、
赭石、
石青、
石绿、
朱砂、银珠、铅丹、
靛青、栀黄、雄黄、地黄、
红花、铅粉和红土等。“使用时,首先将颜料磨制精细,再拌以适当的水胶。画面上的晕染……需要把制好的颜料
及时澄淋,并拌以少量白粉,由此可以分为
深浅不等的几种色调,达到退晕和叠染的目的。”
唐卡上的颜料大多也是
矿物颜料,但有些是内地不常用的,如
珊瑚、
珍珠、
玛瑙、
宝石等珍贵
矿物质;有些则是藏地特有的,如
鹿角粉、藏
红花等。且
唐卡大量使用纯金、纯银,特别是用金技术,可以说是
唐卡或藏地
壁画中运色的绝技。金经过磨制加工后,不仅可以描出丰富的线条和
纹样,本身还可以变化出十多种色相,效果十分华丽。民间年画则先印墨线,而后
套色彩印,一版一色,或加
手绘,所用颜料与纸本绘画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