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民间艺人和画商解放初期就自发的在挂门笺上套印革命
领袖毛主席、朱总司令的
画像和“抗美援朝”的字样,去更换老式“二星图”挂门笺在旧的房门画“状元游街、
麒麟送子”的画面中加印“儿童
英雄、光荣模范”字样而在旧的灶画上印“土改完成”以及新旧月历,去满足解放区翻身农民对新内容年画的需求。这说明翻身农民已不满足过去旧门神的式样,而要求有反映现实生活内容的新门画。因此我们在省文教厅的指示下,从1951年开始先后对
武汉、孝感的门神业进行组织辅导、扶植和改革工作,由当时的
湖北美术工作室姜今同志(现
广州美院教授)和我具体负责。回想那时的情景,非常有趣。我们把当时
汉口长堤街七大家门神商聚集在一起,为他们组织新内容门画版样的
创作以取代老门神。由于当时翻身农民认为新门画象征思想进步,以贴新门画为荣。故当时的画商乐于改版。新版供不应求时,也出现不少旧门神上加印新名词的门画,以适应群众的口味。群众张贴门画不仅是为了装点年节气氛,同时也在追求新内容和样式的完美统一。为了画好新门画,我们对旧门神进行分析研究,学习它的
构图格式、人物夸张手法,
色彩套配等,先后组织
美术工作者为省出版社、
武汉市工艺
美术公司以及画商作坊
创作新门画数十余种。我个人就出有画样十余套(每套两张),如“爱国发家,勤劳致富”房门画是在年根据1951年当时中南局书记邓子恢提出的口号
创作的。这张房门画前后印了
五年,直到年批判邓子恢
小农经济思想(又称小脚女人)才停止印卖。今天看来这是属国策性的口号,如果从那时一直坚持下去、我国经济可能早已腾飞。又如1951年
创作的“保家卫国,劳动增产”大门画,同样受到群众的喜爱。当时全国人民正掀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潮。这种新内容新思想新形式的新门画发行量特别大,每年销售几百万对,加之民间
销售渠道通畅,很快便可送到农民家中。由于政策的变化,1954年后不准画商作坊印卖,而统一由省出版社印行,直到1957年全部停止印卖。但民间年画在人民群众中有深厚的土壤,禁是禁不住的,到1961年和1964年之间,
全省各地民间又出现用各种土办法印卖老门神的情况。在这种形势下,省出版部门,
武汉市工艺
美术公司又组织了
木版年画的发行。该公司还把我五十年代为画商作坊的门画样重新印卖。但好景不长,在“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以及文革冲击下,版烧了,店砸了,再也难以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