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习俗,新婚陪嫁用的被褥都以几铺几盖来计数。“铺”指的是褥子,“盖”指的是被子。即使是贫苦之家,陪嫁被褥也不会少于两铺两盖,家境富裕的可以达到十铺十盖。陪嫁用的床单数量更多,一般都在十几床以上,多的可达三四十床,外加一箱子成匹成卷的
织锦。
从前,群众称机织布为
洋布,
洋布的价格是一般人家所承受不起的,女子陪嫁所需的
布料全部是凭着自己的双手一点点纺织而成的。在纺织过程中,心灵手巧的农村姑娘充分
表现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她们从小在
织机的眶眶声中长大,耳濡目染中熟悉了纺织的流程工序,在母亲的口传心授下又掌握了
织锦的技巧,等她们坐上织布机穿梭引线时,一切都是那么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当然,母亲传授的
织造纹饰多是传统图案,像“长流水”“风交雪”“老朝廷”,这些
纹样是必不可少的。这是长辈们内心对幸福生活的期盼,也包含了母亲对女儿
未来生活的祝愿。但是,姑娘们并不拘泥于这些传统图案,她们既要使自己的
织锦五彩斑斓,又不愿与别人的图案雷同,以便于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聪明才智。于是,她们将自己的个性充分发挥,以女性特有的丰富细腻的
情感捕捉对自然界的感触和对生活的感悟,把自己的向往、追求、理想、憧憬都编进了
织锦中,力求
色彩鲜艳夺目,图案复杂多变。单从花纹名称里就能知道
织锦图案的丰富多彩,
淡雅的“
枣花”“星星”“
芝麻梭”,稳重的“
斗纹”“合斗”“四大朵”,逼真的“手表”“风扇”“香椿叶”,清新的“鹅眼”“猫蹄”“长虫皮”,复杂的“迷魂阵”“七样字”“难死人”,还有“窗户棂子挂纱灯”“
双喜字轱辘钱”等变化
万千、数不胜数的
织锦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