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鲁锦
织造主要使用
通经通纬的方法,所以其
纹样主要
表现为
二方连续或者
四方连续的
几何状变幻,形成
带状或者
方格状的图案。所以鲁锦又被称为“棒槌布”或者“格子布”。在大型的
条纹和
方格内部又由许许多多小色块和线条互相交错排列成复杂的图案,通常一幅鲁锦会用到多种
纹饰。比如“走四棋”和水纹结合在一起就是“小河边走四棋”;和
枣花纹结合就是“枣树下走四棋”;与“
灯笼纹”结合就是“
灯笼下走四棋”等等。此外,“石榴籽”和“筢子搂”、“石榴籽”和“席片”、“鹅眼”和“合斗”、“
枣花”和“合斗”、“
芝麻花”和“轱轮钱”、“手表”和“风扇”和“面棋花”、“筢子搂”和“迷魂阵”等图案也常常结合在一起使用。这些大小不等的色块和线条错落有致,疏密相间地分布在布面各处,相互呼应。所以尽管鲁锦的整个图案均由
几何状的
纹饰构成,但是仍然
表现出了极强的变幻性。.在名目繁多的鲁锦
纹饰中,
枣花纹、水纹、狗牙纹、
斗纹、
芝麻花纹、合
斗纹、鹅眼纹、猫蹄纹等八种为基本
纹饰。其他的各种
纹饰大多由这些
纹饰变化而来。从结构上来说,每一种
纹饰又可以分为主纹和副纹。主纹是鲁锦名称所对应的
纹饰,体现了人们的
织造目的。而副纹是在
织造主纹时无法避免的
经纬交织,伴随着主纹出现,是
通经通纬技术导致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