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瑞鹄遗作中,广为群众乐道的有《
耕织图》
四条屏,每条三节,其中“打谷”、“扬场”、“收仓”、“堆柴”、“祀神”、“牧归”六节为耕;“
采桑”、“
缫丝”、“整帛”、“
织锦”、“褽整”、“谢神”六节为织。又有《三国故事》(借箭、水淹七军、古城会、火烧赤壁、空城计)等。当时
绵竹工商业发达,富商请他去作画时管吃管住,当黄瑞鹄完成店家所需的画后,就将黄送走,黄瑞鹄只好在街头卖画。黄为画商
创作的巨幅长卷《迎春图》高47厘米,长600厘米,是他的
传世代表作。图中描绘了清末
绵竹县“
立春”鞭春牛的
民俗活动实景,全图精彩热闹。起首有旗锣“回避”牌
仪仗开道,后有骑牛
春官和
渔樵耕读,民间歌舞奏乐随行,
县官高坐大轿,后有衙役擎
伞盖出东门迎春。继轿马之后,是当地民间歌舞沿街献艺,其中有
狮子舞、耍龙灯、
八仙人、节节高(一人手举一古装人物)等。观众站满街旁,寺庙商店之前多妇女,其间还有算命、卖“步步登”及各种
玩具、小吃者。卷尾是身着朝衣
官服的
县官衙役等,以祭拜春牛、芒神毕,鞭打春牛而结束,形象地记录了清代“
立春”日鞭春牛之古风。此外,现存的云鹤斋墨拓版中亦有黄瑞鹄之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