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一:上传图片
方式二:粘贴地址
全部
图片
推荐词汇
知识图谱
相关图片
有关“十二章纹”的更多图片
历史源流
苗族织锦
日月纹的描述
基本介绍
日月
纹是指描绘
太阳
、
月亮
的
纹样
。
中国
早期的
陶器
、
青铜器
等很多器物上都有代表
太阳
、
月亮
的
纹饰
,
帝王
衣饰
上的
十二章纹
为首的就是
日月
纹,它是古人对
日月
崇拜的原始信仰的
表现
。
日月
纹不仅是
帝王
服饰用
纹样
,也是民间服饰中常用的
纹样
之一。在服饰
纹样
中,
日月
纹不仅作为具有寓意的装饰
纹样
,也是烘托和点缀景象的重要
纹样
,尤其在
刺绣
纹样
中,日纹与月纹的出现,使没有透视的
中国
式造型空间获得了天与地的真实空间感。
-《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锦绣卷》汪芳
鲁锦
十二章纹
基本介绍
十二章纹
是
中国
传统祭服的装饰
纹样
,由各具象征意义的十二种
纹样
——日、月、
星辰
、山、龙、
华虫
、
宗彝
、藻、火、
粉米
、黼、黻组成,被认为是最尊贵的
纹样
,包含了至善至美的
帝德
,是
中国
帝制时代的最高服饰等级标志,绘绣了该纹的
帝王
及高级官员
礼服
则被称为“
章服
”。
十二章纹
约在周代已经形成,各朝各代都把它作为舆服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十二章纹
延用两千多年,多为文献记载,流传下来的实物很少,但明
定陵
出土的数件
缂丝
衮服提供了翔实的实物资料。十二种
纹样
的具体形态及象征意义如下:日纹,即
太阳
,其中绘有金乌;月纹,即
月亮
,其中绘有
白兔
;
星辰
纹,即天上的星宿,以线连接
圆圈
形的星星组成;
山纹
,即群山,以色块组成山形;
龙纹
,为
龙形
;
华虫
纹,即一种雉鸟;
宗彝
纹,即宗庙彝器一对,分别绘以虎与猿;藻纹,即
水草
,为
水草
形;
火纹
,为
火焰
形;
粉米
纹,即白米,为米粒形;黼纹,为
黑白
斧形
,刃白身黑;黻纹,如亚形或两弓相背。
日月星辰
,象征光明无私;山,象征众人所仰;龙,象征擅于应变;
华虫
,象征
华美
文采;
宗彝
,象征勇猛智慧;藻,象征冰清玉洁;火,象征照耀光辉;
粉米
,象征
洁白
且能滋养;黼,象征做事果断;黻,象征背恶向善。
-《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锦绣卷》汪芳
土家族织锦
日月龙凤图案
特色介绍
按《
元典章
•工部卷之一•段匹•禁织
龙凤
段匹》记载:“
至元
七年
,尚书刑部承奉尚书省札付:议得:除随路局院系官段匹外,街市诸色人等不得
织造
日月龙凤
段匹。若有已织下见卖段匹,即于各处管民官司使讫印记,许令货卖。如有违犯之人,所在官司究治施行。”这里提到的“
日月龙凤
”指的可能正是金段子(金段子和上文的
纳石失
均是元代重要的
织金
锦,金段子一般采用
地络类
插合
结构,保留了丰富的
中国
传统元素)
袍料
上的图案。元代袍服上常常可见双肩和胸背饰有
织金
的
纹样
,比如
内蒙古
蒙元文化博物馆
所藏的
织金
绫
辫线袍
的上身部分共有四个
纹样
区,双肩是
双龙
托起的圆盘,胸前背后均织出
方形
的
五爪
龙纹
。
中国
丝绸
博物馆所藏的绫地
盘金绣
辫线袍
上左右肩上也绣有圆盘
纹样
:左肩上的圆盘,为
太阳
和三足乌
纹样
;右肩的圆盘上有一兔,显然是象征
月亮
,因为传说中
月亮
上有
玉兔
。
鸟纹
和
兔纹
,证明这是
日月
纹,寓意肩挑
日月
。这种
日月
纹位于袍服双肩位置的情况与明清时期出现的
十二章纹
龙袍
实物相吻合。从上述两件袍服的情况来看,当时所谓的“
日月龙凤
”,或许就是用龙托住日、月的
纹样
。
-《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金元卷》茅惠伟
基本介绍
概述
王金华
:就像
老三代
的东西
海水
就浅,到了清中期
海水
就深,还有
十二章纹
,哪个时代的东西都看得出来。到了清晚期,就是
海水
都是直的,清早期的
海水
特别浅,有开叉的有不开叉的。三开叉是前后、两边,这都是宫廷的穿的,皇亲国戚穿的
五爪
;皇爷
贝勒
又分
明黄
、
杏黄
,
皇帝
肯定是
明黄
。这样的衣服就是
皇宫
里穿的。
乾隆
时期的
海水
浅
浪花
比较大,
龙眼
也不一样,张牙舞爪,也大。
-《京绣的历史及现状研究》赵静
品种类型
宫绣
概述
据
清宫
档案资料记载,此袍系用珍贵的加重
明黄色
一绞一直
经纱
底料
绣制,耗料
二丈五尺
。其上用
赤圆金
、紫
赤圆金
、淡圆金等颜色各异的
金线
刺绣
了43条龙,耗用
金线
16两4钱,绣
金线
41工;用其他各色绒丝线绣制
十二章纹
卧水
立水
等
纹样
,用线26两2钱4分,计492工;画样过粉16工,合计全部用去918工。如果用一个熟练的绣士,则需约两年零五个
半月
的时间才能完成
龙袍
上
纹饰
的
绣活
。如此不难了解
宫绣
用料、用工的昂贵,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地方
绣种
不敢想象的,这也成就了
京绣
的独特辉煌。据
史料
记载,十分贵重的
衣料
半成品
,均要装入楸木、紫檀、花梨木做的高95厘米、宽37厘米、长54.5厘米的盒中,盒上刻有或贴有“上用
龙袍
”字样。
-《京绣》洪涛、冯韵明、孙颖
艺术特征
鲁锦
中国传统服饰纹样
基本介绍
中国
传统服饰
纹样
中除
表现
动植物等
具象
的
纹样
外,还有许多
表现
日、月、云、火、水等自然元素的
纹样
,更有反映古代王权与地位的特有
纹饰
如海水江崖纹、
十二章纹
等。此外还有
中国
式的
表现
文字的字花,以及富有寓意的
联珠纹
、
回纹
等抽象
纹样
。以上这些构成了丰富多彩且充满想象的服装与装饰
织物
纹样
。
-《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锦绣卷》汪芳
鲁锦
火纹造型
基本介绍
古人视火为神圣而伟大的自然力量,也视
太阳
为火,对火的描绘也是对其崇拜与敬畏的
表现
。
火纹
早在商代的
青铜器
上就出现了,也是
十二章纹
的组成元素之一。
火纹
的造型中多以圆涡形、向上的
弧线
等来
表现
火的流动光焰。
-《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锦绣卷》汪芳
鲁锦
中国传统自然纹样
基本介绍
中国
传统自然
纹样
中,没有比
云纹
更加受喜爱的了。早在
战国
、秦、汉时期,
云纹
就已是常见的
织物
纹样
,可与
祥禽瑞兽
构成
云气
动物
,亦可单独运用,将流动的气势布满
织物
表面,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
乘云绣
等。古代
中国
对
云纹
的偏爱可能与神仙信仰有关,
祥云
是神仙们出场的背景,是
天宫
的象征。古代大量道释人物画,包括卷轴画、
壁画
中,
云纹
是普遍的装饰,不仅缭绕在天空,也点缀在各类服饰上。
云纹
的造型各不相同,最常见的是所谓“如意
云纹
”,卷曲的云头构成
四合如意
的形状,并在上下左右点缀云尾,这一造型后来固定下来,成为程式化的
云纹
。其他自然
纹样
还有
山水
、
日月
、
火焰
、
星辰
、
雷纹
、流水等。
山水
纹样
多出现在宋、元时期的罗汉画或
壁画
中
佛教
人物所披
袈裟
或僧袍上,即所谓“
山水
衲”;而
日月
、
火焰
、
星辰
等与
十二章纹
样有关,出现在
帝王
或官员打扮的
道教
神祇
的服饰中,而人间
帝王
的肖像画则会一丝不苟地画上
十二章纹
。
雷纹
、水纹、
冰裂纹
等,可单独使用,亦可与其他
纹样
组合,如屈曲的
水波
与
花卉
组合构成“流水
落花
”纹,
冰裂纹
上点缀
梅花
的象征
梅花
傲雪等,均为受文人审美影响的情景化装饰
纹样
。
-《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图像卷》赵丰_袁宣萍
特点/特色
京绣
中的图案不仅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子也
传承
了汉民族优秀的服饰文化。以
十二章纹
为例,自周代起
十二章纹
就是国家
冠服
制度中冕服的装饰
纹样
。日、月、
星辰
取其照临,山取其稳重,龙取其应变,
华虫
(一种雉鸟)取其文丽,
宗彝
(一种
祭祀
礼器)取其
忠孝
,藻(
水草
)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
粉米
(
白米
)取其滋养,黼(斧形)取其决断,黻(常作亚形,或两兽相背形)取其明辨。包含了至善至美的帝德,象征
皇帝
是大地的主宰,其权力“如
天地
之大,万物涵复载之中,如
日月
之明,
八方
照临之内”。清代自
乾隆
及以后
皇帝
的
龙袍
都装饰有
十二章
。
刺绣
时对于
纹样
的装饰部位也有特定的
纹样
制式
,对不同的图案都有较严格的规范,如在
龙袍
纹饰图案中,
龙眼
、
鳞片
、毛发或以彩线强化装饰所安排的部位、
五彩祥云
、
海水
的
针法
等,都有严格的规范和标准,绣工的智慧和技能必须在这一范围内予以体现。清代
皇帝
的
礼服
、
常服
、
行服
中都不乏汉民族文化的印记,我国传统服饰的一些特征其实在清统治者的服饰中得到了
传承
。
-《京绣的历史及现状研究》赵静
更多
收缩
南京市
中国
南京市非遗名录信息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工艺列表
纹样列表
地图
色彩
识图
*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非遗术语
3,673
非遗纹样
135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