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来,有“滩头年画系
仿制外地年画而发展,本地无
画工画稿”一说,其实,从现存的滩头年画资料分析和对滩头的实地调查看,这一说法是难以立足的。如门神画《苗族英雄像》就是滩头独有的保留题材,那头顶
披风、一手持
梅枝与如意、一手持鞭锏的
将军,由传统的神荼郁垒,演变为苗族人民心目中崇拜的偶像,深受湘黔苗族地区群众喜爱。年画《桃园结义》等作品,
构图简朴,人物造型稚拙,少见文人
画家参与的痕迹,是地地道道的乡土艺人之作。再如鲁迅先生提到过的《老鼠娶亲》年画,与全国不少于八九种之多的同类年画相比,也是独具一格的。大多数的画中,都画上老鼠娶亲时遇上猫,被猫吞食的情景。而滩头年画的构思较为特别,描写耗子吹吹打打在娶媳妇,有趣的是,队伍最前面的耗子专管送礼,抱鸡提鱼,正在向挡路的猫儿行贿,而猫却
表现出一副暧昧不清的神态。妙就妙在这里,它在运用幽默的隐喻手法传达出有意无意的一种揶揄,使之赋予深刻的社会意义的同时,留给观众充分的想象余地。这幅脍炙人口的佳作,历来被民间文艺家和
漫画评论家的
论著所引用,并且流传到国外,深受人们珍视。其他如窗画《年年发财》、《
金玉满堂》和年画《西湖借伞》等也都充分体现了滩头年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无论从取材到印刷工艺,还是从造型到
色彩,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貌。据义生和作坊老艺人、已近古稀之年的李佑生口述,相传清末年间,
长沙有个叫王东元的人携带妻儿来到滩头谋生,此人绰号王猴子,聪明过人,当时在一家叫“景妙生”的作坊做事。开始制作各色花纸,后来又制作出了门神画。又据滩头镇塘边村年画刻版老艺人尧玉斋说,
民国初年,滩头有个叫胡奇甫的,开办“和顺昌”,此人能书善画,据传,滩头年画中的《桃园结义》、《花园赠珠》、《西湖借伞》等
画稿均出自他手。综上所叙,笔者认为,那种推断滩头年画只是
仿制外地,本地无
画工画稿的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