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李来章《八排风土记》载:“(徭)正月初一日,鸡鸣先击米箕,后击锣鼓,放铳,吹牛角。天明,备酒、肉、糍、茶各二碗,箸二双拜
祖宗。是日新婿亲送酒肉至岳翁家拜年,主人请亲族聚饮,计客多寡,婿出银作封,每客送银二分。越日,各客请酒,用生肉二斤为酬。
广西泗城府
瑶族,有酋长每岁首以茶、荷、糜、鹿、獐、狐、雉、兔之类,率所都数百人投献官府,曰拜年。酋长冠如
礼制,服则
圆领大袖,绣
海马,自谓
祖先所遗,又着
草履,甚弗称也。见郡守俯伏不敢仰视。其拜,袖长委地,拱而左,再拜拱而右,如是拱伏八拜乃已。犒以肴酒及糍饼,跪饮尽酣,袖所余饼饵而去。”
广西天保瑶族,“
元旦日,徭人群至
官署,撞钟击鼓,跳跃戏于厅事前,名曰祝丰年。官犒以酒肉,欢饮而散。”
广西那马(今马山县)
瑶族,“
元旦以春臼覆地,以木杵交击成声以为乐。”
广东连山
瑶族,“
元旦日即拜山,备牲醴纸烛黄粱祭其先,每一丁折一芦秆,串纸钱插墓上,以示丁口之盛衰。”湖南蓝山县,“徭于岁首,往往携细腰长鼓,走乡村庆贺新年。二人或四人对舞,杂以歌谣,如秧歌、花灯之类。游城市,谒
官署亦然。”元宵节,
广东八排
瑶族“击锣挝长鼓,跳跃作态……男女相架,至山岐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