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尚县、婆览县设置约百年之后,又在水族先民生息之地设置羁縻抚水州、莪州、劳州。《
唐书•南蛮传》还记载:“开元中,置莪、劳、抚水等羁縻州。”唐开元始于公元713年,终于729年。在开元帝执政的29年间,又在水族地区设置三个羁縻州的史实表明,水族地区的政治建设得到了提高发展。莪州即原荔波县的莪蒲,
地名是水语
音译,义为五位父亲。这是水家迁徙传说中有五位
先祖到此开拓基业,为纪念他们功德而称为莪蒲。其所在地今属三都县九阡的水各。而
地名九阡,水语的语义是“九仙”,即九位仙人,
地名称谓方式与莪蒲相对应。劳州,即今荔波县水涝,水语称为读音谐涝,依旧是水族聚居之地(一说是荔波涝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抚水州在今
广西的环江县,与荔波县接壤,是水族先民连片居住之区域。抚水州的建立是唐王朝为安抚以水家为主体对象的行政建制。这标志唐王朝中央集权政府正式承认自称为“睢”、“人睢”的民族共同体为单一民族,汉译为水,是他称的
音译。从此,
史籍相继以“水、水家、水苗、水仲家、水家苗、水族”等名称指代自称“睢”、“人睢”的水族。至于族称用“水”或“水家”好,还是用“睢”好,在贵州省水家学会成立之后,广大水族同胞一直在关注着这个问题。“水族命名中的‘水’字,与汉字‘水’的含意并无直接联系。追究该字的
汉文字面含意,从文化相对论的角度出发,显然是毫无意义的望文生义,考虑族名的最佳选字应该排除这种不必要的干扰,坚持本民族自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