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我们重访
汶川大地震重灾区之一的
汶川,这也是自1991年以来第五次
羌寨之行。经历大地震后的
汶川县城,处处留下残垣断壁,但巨幅广告标牌——“大禹故里,羌绣之乡”仍然坚挺地矗立着,特别引人注目。它充分展示了这个古老县城引以为傲的特色,也使我们倍感亲切。我们之所以多次对
羌寨进行造访,其缘由正是为了羌族
刺绣。1991年8月,我们第一次到
羌锋寨采风,眼见
果树成荫,溪水环流,牛铃叮当,犹如世外桃源。羌族
同胞真诚、热情,心灵手巧,其服饰非常有特色。羌族
刺绣更令我们陶醉,从形式到内涵都丰富多彩,
色彩绚丽,真是相见恨晚并深感内疚。我们曾多次到苗寨、傣乡、彝区、壮村采风,而最应该去的
羌寨却迟迟未去。为此,在1992年我又带上研究生到羌族地区采风,并写出了《只缘身在此山中——论羌族服饰
刺绣文化》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