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埠年画诞生于寒亭,发展于寒亭,应当说这是寒亭人民的骄傲。保护好这一民间艺术,是寒亭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次对杨家埠
木版年画的普查抢救工作,就是在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具体指导下,按照“抢救办”的要求,认真、细致、科学、系统地进行的。区委、区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于2003年3月20日召开区长办公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并成立了年画工作抢救领导小组。按照领导小组的意见,成立了由三部分人员组成的抢救工作办:一是专家组;二是老艺人组;三是工作人员组。工作人员组的人数较多,涉及的面也比较宽泛,既负责现有资料的收集,又要搞好面上的普查,还要做必要的后勤保障、图片翻拍以及登记、归档和资料保管工作,以保证调查任务善始善终,不留遗憾。抢救办公室于2003年4月5日在杨家埠
民俗大观园召开了抢救普查工作会议,按照分工全面铺开了面上的工作。工作班子依靠杨家埠村委,发动全体村民,挨家挨户搞好现有画版的普查、登记。通过普查,发现保存在当地群众手中的年画古版1600余套,杨家埠
木版年画研究所收藏年画古版400余套。同时,工作人员先后到山东省美术馆、上海图书馆调查了解收藏杨家埠年画的情况,了解到山东省美术馆藏有杨家埠
民国及
建国初期年画样张320余幅;上海图书馆藏有杨家埠清代、
民国时期的年画样张130余幅,并对其中的年画珍品进行了拍照。如:大贡笺《一百单八将》、《各国
庆寿》、《两国和好》等。这些年画,使一些长期从事年画研究的同志都大开眼界,他们说过去只听说过杨家埠
木版年画中有种大尺幅的“对厅”、“对楼”画,但没见到实物,这次看了由上海图书馆拍回的这些年画,才对杨家埠
木版年画中的精品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