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人物画中,描绘服饰
纹样较精细的主要有三类:道释
人物画、肖像画以及风俗
人物画。第一类道释
人物画有佛、罗汉、
菩萨以及神仙等,其中尤以罗汉图和十王图等题材最为流行,如贯休、
刘松年的《十六罗汉图》,惜相关作品遗留下来的极少。除文人
画家的
创作外,还有一部分是
浙江、
福建等地的民间画坊所作,作为外销画流入
日本各地的
寺院中,有些则辗转流入
美国。罗汉画在美术史上被分为较粗放的野逸相和较精细的世态相两种,后者一般
设色富丽,
描画精细,罗汉形象接近人间
僧侣。除人物服饰外,罗汉画尤为注意周围环境的陪衬,将僧袍、
袈裟、
椅披、坐垫等
织物的
色彩、
纹样画得很清晰,细节到位,具有极强的真实感。如收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院的《十六罗汉图》和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五百罗汉图》,罗汉们大多
衣饰随意,配色
淡雅,
纹样以线条构成的
几何纹为主,有一种超凡脱俗的
美感。十王图描绘的则是冥府十王审狱的场景,宣扬轮回报应,此类
画作在宋元时期流行,大多
设色浓艳,对比强烈,
纹样以大朵的
团花为主。第二类是人物肖像画,特别是宫廷
帝后和
高僧大德的
画像,均有精细的
纹样表现。前者如《
宋仁宗皇后像》,身穿十二
翟鸟大
礼服的
皇后端坐椅上,旁有二侍女站立,三人的
礼服及
椅披上均有丰富的
织物纹样;后者如
日本泉涌寺藏《南山大师像》,人物亦端坐椅上,
画家将两重
椅披上的
团花和
几何花卉纹样表现得十分细腻,让我们透过这些看到了宋代
织物清秀朴雅的
风格。第三类是风俗
人物画,宋代风俗
人物画兴起,以细腻的
笔法描绘人间大众的生活,如《货郎图》《浴婴图》《妆靓
仕女图》《大傩图》等。以《大傩图》为例,画面
表现人们举行大傩仪式、驱除厉疫时的场面,12位舞者穿戴各异,身持各种器械踏着鼓点起舞,人物造型
古朴,难得的是衣纹细致,
纹样丰富多彩,惜不够清晰。还有一些
人物画类型如历史画等也有少量
纹样,而《文会图》等描绘文人雅集的作品因强调质朴清雅的着装
风格反而几无
织物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