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没有找到任何实际的
木版年画原作,我对元朗地区的考察不免有点失落。两三个月后我接到吴秀华教授传来的讯息,原韦她已特地跑去元朗冠香行香庄,将我预订的大小门神取回。她发现陈老板所说的
木版画门神,其实就是我在屏山、厦村所看到的那种仿
木版机印填丹门神。这样的结果,使我感到要在
香港找到“
香港印制”的木刻版印门神机会非常渺茫。2018年3
月底,我刚好有事前往
香港,那次因为活动的范围都在港岛中西区一带,我便订了西环的一间旅馆。一天上午刚好有空当,我从西环散步到上环,发现
皇后大道西上竟然有四五家香烛纸扎铺连在一起。我于是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情,一家一家询问,是否有
木版门神年画好买?我得到的答案都是“没有”或“不知道”,直到最后一间也是规模最大的俊城行,店员仍是回答“没有”,一旁却有位老先生说了声“等等”。几分钟后,老先生从一个柜子的底层,翻出一捆用
牛皮纸包着的厚厚的纸卷。
牛皮纸才打开,我便看到里面一大沓沁入丹色的边缘已脆化的老纸,上面正是木刻水印的立刀门神。这批门神尺寸不大,每张三十多厘米见方,左右
将军印在同一张纸上并未裁开。印刷除主版墨线外,套红、黄、
绿三色,以及一个强调局部的
银色线版,再加上手工填丹。比起中大幅的
佛山立刀门神,俊城行的小门神形象较为稚拙,线条似乎也因为版面磨损而显得更圆润柔和。俊城行的
生意也很热络,那位老先生即是店主杜千送,他一边忙着
生意一边简单受访,他非常明确地告诉我,这批门神已经放了三
四十年,是当年进货一直没卖完的库存(
平时根本没有客人问起),而且就是
香港本地
印制的。除了小门神,
从前还有中、大两种尺寸的
木版门神,但是多年前早已售罄。
当天的访谈由于时间较紧迫,加上不断被打断,所以未能很充分地进行。一年之后,我再次趁着到
香港办事的机会,抽空至西环俊城行做口述访问。这次的访问针对许多细节提问,杜千送一一回答,对于了解
香港木版年画的生产,有很大的帮助。第一,俊城行1981年开业,迄今38年,
木版印制手工填丹的门神为开业最初几年进的货。第二,店内
木版门神年画为
香港本地生产,但作坊并不在港岛,而是位于新界元朗区,共有两间。第三,
木版门神到20世纪80年代买的人就愈来愈少,2000年以后基本上没怎么动过,客人都改买彩色平版机印刷的门神。第四,生产
木版年画的两间作坊,
师傅的
年纪在80年代就已经很大,90年代便已退休不再制作。第五,
木版年画作坊之所以会出现在元朗,是因为那一带乡下村庄的使用量最大。由以上几点可以确知,
香港在殖民统治时期曾经是
佛山系
木版年画小产地,俊城行创店的80年代初期,
佛山当地已无实际运作的年画作坊,而冯氏正式复业要等到1998年,
香港的
木版门神断无可能从
佛山运送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