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一:上传图片
方式二:粘贴地址
全部
图片
推荐词汇
知识图谱
概念定义
(无)
又名“鍼(针)绣”,俗称“
绣花
”。以绣针引
彩线
(丝、绒、线),按设计的花样,在
织物
(
丝绸
、布帛)上刺缀
运针
,以
绣迹
构成
纹样
或文字,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古代称“黹”、“鍼黹”。后因
刺绣
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
女红
”。据《尚书》载,远在四千多年前的
章服制度
,就规定“衣画而裳绣”。至周代,有“绣缋
共职
”的记载。
湖北
和
湖南
出土的
战国
、两汉的绣品,水平都很高。唐宋
刺绣
施针
匀细,
设色
丰富,盛行用
刺绣
作书画、饰件等。明清时封建王朝的宫廷绣工规模很大,民间
刺绣
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产生了
苏绣
、
粤绣
、
湘绣
、
蜀绣
,号称“
四大名绣
”。此外尚有
顾绣
、
京绣
、
瓯绣
、
鲁绣
、
闽绣
、
汴绣
、
汉绣
和
苗绣
等,都各具
风格
,沿传迄今,历久不衰。
刺绣
的
针法
有:
齐针
、
套针
、
扎针
、
长短针
、
打子针
、
平金
、
戳纱
等几十种,丰富多采,各有特色。绣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装,歌舞或
戏曲
服饰,
台布
、
枕套
、
靠垫
等生活日用品及
屏风
、
壁挂
等
陈设品
。
-《京绣_词条文本_20200319.txt》0
工艺技法
柳梗绣
针法
柳梗绣
又称
柳绣
,此种
针法
因
绣迹
如同
柳树
的
枝梗
而得名
-《京绣》洪涛、冯韵明、孙颖
针法
羽毛绣
概述
羽毛绣
是一种快捷的
散套
绣
针法
,并不是用真的
孔雀羽毛
来
施绣
。它绣出的
绣迹
呈对称状,酷似
羽毛
,故称
羽毛绣
。
羽毛绣
常用来绣对称的
树叶
、
花瓣
、
花蕾
以及鸟和
凤凰
的
羽毛
等。
-《京绣》洪涛、冯韵明、孙颖
针法
压针绣
概述
压针绣
是在对传统绣品进行精心研究的基础上,
创造
出的新
绣法
,即在
长针
绣迹
上用
短针
左右压实的一种
针法
,可避免
长针
抛线或露出
绣布
。这种
针法
主要运用于
表现
有厚重
质感
的内容,比如:
羌碉
、背篓、水桶、房屋等。用这钟
针法
绣出来的绣品结实耐磨,立体感强。
压针绣
针法
及作品如图4-9。
-《羌绣》四川省务农办公室
针法
影绣
反影绣
概述
2世纪
六七十年代
,随着
京绣
的不断发展,工人们
创造
了
反影绣
的
针法
,用在不透明、半透明的原材料
底布
上。
反影绣
的交叉线网格
施绣
在布的正面,而图案的边缘线同步绣在
底布
的背面,形成一种较厚重的
风格
。如果用
反影绣
绣在
玻璃纱
等透明的
底纱
上,正面也会出现纤细的斜
网纹
绣迹
,会有新颖的效果。
-《京绣》洪涛、冯韵明、孙颖
针法
柳梗绣
针法
柳梗绣
历史悠久,是
京绣
的传统
针法
之一。
柳梗绣
又称
柳绣
,此种
针法
因
绣迹
如同
柳树
的
枝梗
而得名。它运用自如,绣的线条可以弯曲,也可以挺直,是
表现
线条的最佳
针工
。因为是倒半针绣,线条有立体感,可以将图案绣得挺拔动人。
-《京绣》洪涛、冯韵明、孙颖
步骤描述
接着在圈里扎下第4针(距第3点要让出一个
布丝
)从第5点
出针
,按顺时针方向从针下绕一个圈拉紧,这样就完成了第二个圈。以此类推下去,就可以完成
拉锁绣
的线条状
绣迹
了。要求
针距
大小要统一,在
曲线
的转弯处可稍小些。
-《京绣》洪涛、冯韵明、孙颖
步骤描述
先将
绣线
的一端固定在布的背面,用针将线从第1点拉出
布面
。接着从第1点扎入
布面
,从
对角线
的第3点扎出
布面
。接着从第4点扎入
布面
,从第2点
出针
,完成3-4的
施绣
。接着从第1点扎入
布面
,从第3点
出针
,完成1-2的
施绣
。接着从第2点扎入
布面
,从第4点扎出
布面
,完成2-3的
施绣
。最后针又从第1点扎入
布面
,从第3点扎出
布面
,完成1-4的
施绣
,这样就完成
顶角
小
正方形
四边的
绣线
。下一步,用针将
绣线
扎入
斜线
的第二个小
方格
的第1点,接着从第二个小
方格
的
对角线
第3点
出针
,从第4点扎到
布面
,完成3-4的
施绣
。按照绣首个小
方格
的顺序完成第个小
方格
四边的
施绣
,同时也完成连结首个小
方格
和第二个小
方格
的
连线
3-1的
施绣
。以此类推下去,一排绣完再接着
连线
4-2。接着绣45°的第二排首个
小方形
,从上向下绣
小方形
。大
正方形
的四边是绣小的
四边形
连结而得。如果绣完一个斜行的四个
小方形
后,换一种颜色弱对比的
绣花
线绣第二行四个小
方块
,最后就会形成
斜道
的
绣迹
的图案,别具装饰
风格
。
-《京绣》洪涛、冯韵明、孙颖
针法
方锦绣
绣顶角的小方形的方法
步骤描述
绣
顶角
的
小方形
的方法如下:先将
绣线
的一端固定在布的背面,用针将线从第1点拉出
布面
。接着从第1点扎入
布面
,从
对角线
的第3点扎出
布面
(见图三)。接着从第4点扎入
布面
,从第2点
出针
,完成3-4的
施绣
(见图四)。接着从第1点扎入
布面
,从第3点
出针
,完成1-2的
施绣
(见图五)。接着从第2点扎入
布面
,从第4点扎出
布面
,完成2-3的
施绣
(见图六)。最后针又从第1点扎入
布面
,从第3点扎出
布面
,完成1-4的
施绣
,这样就完成
顶角
小
正方形
四边的
绣线
(见图七)。下一步,用针将
绣线
扎入
斜线
的第二个
小方格
的第1点,接着从第二个
小方格
的
对角线
第3点
出针
,从第4点扎到
布面
,完成3-4的
施绣
。按照绣首个
小方格
的顺序完成第个
小方格
四边的
施绣
,同时也完成连结首个
小方格
和第二个
小方格
的
连线
3-1的
施绣
(见图八)。以此类推下去,一
排绣
完再接着
连线
4-2。接着绣45°的第二排首个
小方形
,从上向下绣
小方形
。大
正方形
的四边是绣小的
四边形
连结而得。如果绣完一个斜行的四个
小方形
后,换一种颜色弱对比的
绣花线
绣第二行四个小
方块
,最后就会形成
斜道
的
绣迹
的图案,别具装饰风格(见图九绣品)。
-《京绣》洪涛、冯韵明、孙颖
针法
拉锁绣
步骤描述
拉锁绣
的
针法
如下:首先将
绣线
的一端固定在布的背面,从
纹样
的开端出第一针,也就是从第1点拉出
绣线
,接着在第1点的旁边(躲一个
布丝
)第2点将针扎向
布面
,从第3点
出针
,然后将
绣线
顺时针方向从针下绕一个圈,将线拉紧就完如图二所示。接着在圈里扎下第4针(距第3点要让出一个
布丝
)从第5点
出针
,按顺时针方向从针下绕一个圈拉紧,这样就完成了第二个圈(见图三)。以此类推下去,就可以完成
拉锁绣
的线
条状
绣迹
了(见图四)。要求
针距
大小要统一,在
曲线
的转弯处可稍小些(见图六)。
-《京绣》洪涛、冯韵明、孙颖
更多
收缩
南京市
中国
南京市非遗名录信息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展开
工艺列表
纹样列表
地图
色彩
识图
*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非遗术语
3,673
非遗纹样
135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