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妆中赋予心血的要算“土花铺盖”了。当笔者问起几位
织锦艺人对“土花铺盖”今后的走向时,她们都很担忧,认为“‘土花铺盖’代表结婚的
吉祥物,但是,现在年轻人不兴这个了”。过去
土家族姑娘从小就跟随奶奶、母亲或
姐姐在
织机上
编织“西兰卡普”,从十二三岁开始上机打“土花铺盖”,除了帮助家里接济生活,更要为成年后自己出嫁的嫁妆做准备。打“土花铺盖”由于是婚娶必备之物,土家姑娘往往在订婚之后,带着美好的憧憬去
编织它,把它看作是一个象征,把
未来生活的期盼全都织进去了,所以织的图案繁密、精细,题材大多与婚娶、生育相关,成为
织锦中的精品。结婚前母亲还会特意为女儿织几床“土花铺盖”,上面图案首选“二龙抢宝”“
双凤朝阳”“
凤穿牡丹”“
蝴蝶牡丹”“刺花”等。笔者访谈的黎成凤大姐就认为,女儿出嫁前,她要亲手用传统的丝做
纬线,织四床“土花铺盖”给女儿做嫁妆。她说图案就选最
吉祥的“二龙抢宝”(这种图案最先是从
挑花上嫁接过来的,黎大姐家里珍藏着一幅是她专门从乡下收来的
挑花作品,收藏已有几年了,至今也没舍得卖给
贵州的一些专家,她留着就是要把这个样品留来给女儿、儿子做“土花铺盖”图案用)、“
双凤朝阳”、“
凤穿牡丹”、“
蝴蝶牡丹”。在黎成凤眼中这几个图案属于古董型,是最好的,古老
吉庆,全部用
丝线织成,今后也是传家宝,只要爱惜用,上百年绝对不会坏。当然全用
丝线,造价高。笔者访谈她时,她刚从乡下收来4斤丝,花了400元。她说“现在丝太少了也太贵了,买不起”。这些丝的收购和“二龙抢宝”图案的
挑花作品是她去给
贵州的一些研究部门专门收集的,主要是旧的“土花铺盖”时顺便买的。她收集这些
土丝、旧的“土花铺盖”,主要是去
湖南龙山坡脚、
湖南保靖拔茅等一些乡下,是一些建在山坡上很少有外人去的一些村寨,至少是不通公路也是人家不敢去的地方去收买。黎成凤还说,这些旧的
土丝、旧的“土花铺盖”、小孩的“窝窝被”,收完了今后
乡里也就没有了。黎成凤大姐在给我介绍,要给女儿织4床全丝被面,说到“全丝”两个字时,她用了很重的语气来强调,这意味着“十铺八盖”的重要性,里面体现的是女儿在婆家的地位和
娘家财富的象征。黎大姐算计着,每床值1000多元,一共要4000多元,加上她和女儿一起织,得花两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完成。黎大姐讲起女儿的嫁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