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纹饰与
民俗崇拜联系紧密,较有代表性的有
山纹、水纹、
火纹等。火在蒙古语中称“嘎啦”,蒙古族人将之视为纯洁
吉祥的象征,是早期拜火心理延续到今天的
表现。
几何纹饰中较有代表性的有哈敦绥格纹、汗宝古纹、阿鲁哈纹、盘长纹等。哈敦绥格纹为两个
菱形相邻两角相套形成,汗宝古纹为两个
圆形部分相套形成,都有永为同心、不离不弃之意。阿鲁哈纹是蒙语称谓,亦称为
回纹,即用
几何图形连接成不断重复的条
带状图形,具有福运绵长的寓意。符号
纹饰与
几何纹饰不同,其构成要素与形制相对固定,意义也更为明确清晰,较有代表性的有普斯贺纹、
太极纹、图门贺纹。普斯贺纹是一类
圆形纹饰的统称,类似于汉民族中的
团寿纹,外圈的
圆形象征
太阳,在功能上上可
通天,下能触地,是
典型的阳性符号,具有
长寿的寓意。
太极纹被蒙语称为“豪斯扎格斯”,从考古材料看,这一符号使用时间非常早,那时
匈奴人的服饰与花毡上就有发现,代表
阴阳旋转变化。图门贺纹,亦称为“哈斯塔布嘎”,类似于
卍字纹,最初是
太阳与火的象征,
佛教兴盛后作为功德和
吉祥的象征,广泛出现在早期蒙古族
刺绣、花毡、服饰中。组合
纹饰多是由制作者根据
刺绣材料的特性与设计,将独立的图案元素相互结合,比如
动物纹饰与
植物纹饰相结合,阿鲁哈纹与哈敦绥格纹相结合,既可以表达复杂寓意,又能大幅度增加
刺绣的装饰性与艺术美。